第五集《净土十疑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开启智慧,而成就圣果。这样子不是更加的方便吗?这样子是不是也是一种成佛之道的选择呢?因为毕竟弥勒菩萨的净土,是在三界当中,他的距离是比较的近,这个西方净土是十万亿佛土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净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我不知道新加坡的情况。不过台湾,的确在近代的台湾佛教,也是有一些大德来提倡弥勒净土。这当中我们应该要就这两个净土的差别做一个学习。
    乙二、释疑
    求生兜率,亦曰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较,大有优劣,且论二种:
    求生兜率天这件事情也是佛陀在经论上开示的,我们也相信它也是一种成佛之道的一种殊胜的因缘。当然在成佛之道当中,主要的因缘应该是“闻道见佛”。我们在生命当中能够成就解脱,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你要见到佛,第二个你要闻法。因为你只是修习福报,这样子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那么站在一种见佛闻法的因缘当中,表面上看,弥勒净土跟西方净土是有一点类似,有一点相似。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详细的比较,这当中还是有优劣的差别。这以下提出两点的不同的说明: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从因地的修行上来说,我们要求生弥勒净土的标准,你只是以散乱心来修习十善业是不够的。因为在《弥勒上生经》说,要“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就是说,弥勒菩萨他的一个往生的标准,是不能够只是靠十善业,你必须要成就禅定。那么这个就不容易了。
    我们看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他这个《广论》是一个很好的道次第。他有讲下士道,下士道我们刚开始是思惟业果、思惟无常;中士道是思惟空性;到了上士道是修菩提心;到最后是修止观。但是宗喀巴大师讲止观的部分,你看这个《广论》讲止观,他只讲到初禅,二禅、三禅,他不讲。那么弟子就问宗喀巴大师说,为什么你二禅不讲呢?他说现在的众生,能够成就未到地定都很少了,不要说初禅,就是我们现在的心思粗重。
    所以要成就弥勒净土,必须要成就禅定,这对我们来说是标准太高了。为什么要成就禅定呢?这当中有一个主要的理由,“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也就是说,我们要往生弥勒净土啊,弥勒菩萨没有来接引我们的这样的一种本愿。这个是西方净土的一个特色。我们看遍了整个佛陀所宣说的净土,药师佛的净土,阿閦鞞佛的净土,弥勒净土,没有一个净土是佛陀来接引我们的一个这样的本愿。只有阿弥陀佛有这种临终的接引。
    所以我们在修净土的时候,你不必得到禅定,你只要在临终的时候,成就一种正念,只要你内心不要颠倒,不要错乱,不要对娑婆世界产生爱取的烦恼,产生颠倒,你内心当中正念分明,清楚的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这样子就可以往生。不像弥勒净土的标准这么高,“行众三昧,深入正定。”这个是因地上的比较。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着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
    前面的一段是修行上的比较,第二段是果地的功德的比较。兜率天宫毕竟它是属于欲界,欲界的特色就是有三种的欲望:有男女的欲望,有饮食的欲望,有睡眠的欲望。身为欲界众生,这三种欲望就是不能避免。那么在这样的欲望的一种干扰之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退转,我们已经成就的善根,就很容易被欲望所蒙蔽。所以它的一个因缘,是比较杂染的。而且在弥勒净土当中,它在听闻佛法的因缘,比较没有弥陀净土那么殊胜,没有这种水鸟、八功德水,种种的鸟,树林的说法,来伏灭烦恼。第三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弥勒净土有女人,这个是一个问题。在经典上说,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三恶道。这是佛说的。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个凡夫,刚开始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是非常重要。那么你一个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内心当中有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内心当中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所以他到哪一个地方去,对他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身为生死凡夫,我们在选择我们未来的生命,你要慎重。一步差迟,你可能会付出很多痛苦的代价。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第一个,你得到弥勒净土的果报,那个果报体它就会有,因为那个果报就是欲界的果报,你就会有欲望。就像说,我们今天得到人的果报,你说我不吃饭,不可能。你不吃饭,你这个生命就是要死亡。因为你这个果报体,它就是一种欲界的果报体,它就是有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