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后一定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念佛。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临命终你最好念佛。
就是,佛号在你的心中是你的根本法宝,可能你在念佛的时间不多,但是它在你的心中永远是别人不可取代的,叫不共的皈依。你心中很清楚,佛号是你的根本法宝,虽然我平常念它的时间不多,但是我这个佛号在心中现出来的时候,那个是一种强烈的皈依。那你平常念六字大明咒、大悲咒都可以,所以这叫圆修;就是目标明确,你所有的善法就是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点我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就是你一定要以阿弥陀佛的圣号当作你的根本法宝,这个根本法宝是任何一个法宝都不能取代的。
【学员提问】: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师父答疑】:其实这个不是一个重点。其实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他能够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个我之前看过敦珠仁波切修本尊相应法,他提出一个概念说,他是修文殊菩萨的本尊相应。当然本尊有很多,说是一心归命文殊菩萨,那么谁代表文殊菩萨呢,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我说一心归命阿弥陀佛,那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是阿弥陀佛的身相,还是佛号呢。
那么在密宗,当然它很注重观像,观文殊菩萨的像。这个观像就有问题了,中国人画的像跟美国人画的像又不一样;有些人根本像都观不出来,他只能够观察文殊菩萨的光明。但敦珠仁波切讲一个重要的话,他说啊,修本尊相应法,你不管观想他是光明,或者认为文殊菩萨是男人、是女人都没关系;重点在于,你要相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你要相信这件事情。这个诸位懂吗?
你要相信你心中的佛号,不管你用美国话来念,你用中国话来念,你要相信这个影像就是弥陀的所有功德,你要相信这件事,弥陀他就有办法进来。就是人跟佛的感应,不在于外表,因为佛他可以现出,阿弥陀佛的功德可以以无量的身相出现,他不是障碍;问题是你跟佛的感应,就是信心跟愿力。有一份的信心,一分的感应;十分的信心,十分的感应。
这个道理就是说,诸位一定要注意,你不管用什么口音来念佛,你永远要相信,你所创造的这个阿弥陀佛的声音,它就是代表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要相信这件事情。就是这个月亮,它可以在不同的脸盆当中出现,但是每一个脸盆的影像,都是得到月亮的这个感应,千江有水千江月。所以佛陀的功德,在《华严经》上说就是,一为无量的。所以这个音声不是问题,懂吗?但是如果你怀疑,这不是阿弥陀佛,那糟糕了,你自己障碍自己,所以障碍是自己的疑惑。
本尊相应法就是说,你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你说,我喜欢香港画的佛像,香港画的佛像就是属于比较有福报的;台湾画的佛像都比较俊秀,比较英俊型的,那么都可以。但是你永远要相信,你所礼拜的这尊佛像,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它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那你在礼拜的时候,每一个礼拜都灭罪生善。所以这个信心,在佛法当中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懂吗?就是佛陀的功德,要到你的身心当中,你要准备的部分是信心就可以了,其他都是阿弥陀佛的问题了;这些技术问题,佛陀会克服的。
【学员提问】:法师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我看了道源老和尚所写的阿弥陀佛的注解,其中有一句说,众生本来就是佛。我看了以后就很疑惑,如果众生本来就是佛,那为什么会沦落红尘,又变成众生。所以不明白就在这里。
【师父答疑】:他这个地方是讲,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性。在《楞严经》上说,众生就像金矿,佛就像黄金。金矿,我们不能否定金矿有黄金的本质,但是你要经过提炼,懂吗?那么众生都是佛,就是说我们看经典,有时候你不能依文解义,你要看古德的注解。应该说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为他的本质是佛性。因为金矿的本质是黄金,你只要用火去烧它,那个杂杂质就会消失掉,因为杂质是虚妄的,它可以破坏。
我们讲真如,真如就是佛性的另外一个代名词。真如在经典上说,有在缠真如,缠,就是那个缠绕的缠,就是被烦恼所缠缚的真如。还有一个,叫出缠真如。那么说,我佛性是真如,佛也是真如,祖师就安立不同的名词,佛陀的真如是出缠真如,他是解脱烦恼的那种真如;我们现在的真如,叫在缠真如,就是金矿,虽然有黄金,但是有杂质;那么我们必须努力,由戒定慧,把这个杂质消灭掉。但是重点,就是我们有成佛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的本质不是黄金,《楞严经》上说,说假设你今天用电锅去煮沙,你不可能变成饭,沙非饭本。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佛性,你不管怎么修行,你不可能成佛,因为你的本质不是佛。就是你用沙,用高温去煮,顶多变成热沙,因为沙不是饭的根本;那么因为我们是米,这个米有成就饭的可能性,懂吗?所以米可以代表众生,饭就代表佛陀,米有成就饭的可能性;米只要我们经过加温,它就能够转成饭。所以这个米,有饭的本性在里面,这个道理就是这个意思。
【学员提问】:请问念南无阿弥陀佛,跟念阿弥陀佛有什么不同?
【师父答疑】:南无有皈依的意思。一般我们平常修行,你刚开始念佛的时候,先念六字的,刚开始,因为那个时候心思粗重;慢慢慢慢,心比较微细的时候就转成四字。刚开始念南无,它对妄想的调伏有帮助,但是你的心慢慢细的时候啊,你就不一定要念六字,就转成四字。
但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临命终的助念一定要用四字。这个我最后一堂课《临终关怀》会说明,临终的助念不能用六字,只能够用四字,因为临命终的人心识已经很薄弱。所以平常的修行可以用六字,念六字一段,然后再转成四字;但是临命终一定要用四字。功德完全一样,这只是方便不同。
今天的课程,我们《净土十疑论》是就着理论,从因缘来观察这个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差别;明天以后的课程,是完全是实修。《念佛止观修行法要》,是站在你已经有这样的一个往生的准备,那你怎么去付诸行动;所以明天的课程完全是实际的操作。那么第三堂课的《临终关怀》,是约着临命终人,我们怎么帮助临命终人,把他内心当中的善根启发出来。就是有三个主题,也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帮助。好,阿弥陀佛。
好,我们回向。大家请先坐下,我们把听经的功德回向。回向无上菩提,回向法界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