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蔡京的循循善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朝的时候,老身看着还行啊。”
    “怎就教出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太皇太后感慨着,将手里的谢罪书,放到了一边。
    堂堂宰相之子,朝廷大臣,却当街殴打两个孤儿出身的报童。
    事情不大,但对这位太皇太后来说,太丢人了!
    关键,这事情现在好像还闹大了。
    今天一早,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都特别上了劄子,提及了这个事情。
    文彦博的劄子上写的那些东西,有好多太皇太后都感觉是写到了自己心坎里去的。
    比如说,文彦博说,现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保佑拥护官家,用仁恕宽厚之教,躬俭持廉,所以有远方之国来朝。
    但吴安持身为朝廷大臣,一州知州,却在京城之中,天子脚下,对两个报童公然行凶。
    这实在是有违‘太皇太后、皇太后之教’。
    而且,文彦博还很担心,这种风气若是放纵不管的话。
    万一以后,别的人纷纷效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大宋天下,恐怕吃枣药丸。
    此外,文彦博还说,现在太皇太后的坤成节在即,天下列国朝觐使团,也都在陆陆续续入京。
    万一列国中人,知晓了这个事情,会不会有人揣测‘大宋不修吏治’甚至是‘放纵大臣,鱼肉百姓’。
    天下列国怎么看呢?
    友邦惊诧了,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看完,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写到了自己心坎里。
    她老人家,辛辛苦苦这么久,就想过一个舒舒服服的生日,怎就这么难?
    总有人想给她添堵!
    如今,再看吴安持的谢罪书,太皇太后心里面自然是不满的。
    因为在她看来,吴安持的谢罪,可谓毫无诚意。
    他只是单纯的认错罢了。
    而且态度在太皇太后看来,非常敷衍。
    甚至,让太皇太后有种这个吴安持是因为昨天官家训斥了他,所以才上的这封认罪书的感觉。
    完全就是在虚应故事。
    完全没有将她这个太皇太后放在心上,更没有将坤成节放在心上!
    自然,太皇太后的不满,可以想象。
    “娘娘不必着恼!”向太后在旁边火上浇油,道:“新妇以为,这个吴安持其实还算好的了!”
    “不过是小恶而已。”
    确实,只是小恶罢了。
    连罚铜的标准都够不上,甚至连训斥都可能显得朝廷多此一举。
    太皇太后听着,哼哼了两声,道:“小恶?”
    “非要等到他纵妻杀母才去管吗?”
    当初,陈执中的儿子陈世儒纵妻杀母一案,给大宋朝野都留下了深厚的心理阴影。
    堂堂执政之子,大宋顶尖的二代。
    却纵容妻子和婢女,用钉子锤杀了生母。
    而其妻杀母的原因却简单到让朝野失声——仅仅只是想让陈世儒回京。
    事后,整个朝野都是颜面扫地。
    连北虏和西贼,都拿这个事情嘲笑过大宋。
    向太后叹了口气,继续添油加醋道:“娘娘息怒,吴安持总归是宰相之子和宰相之婿,多少该有些体面。”
    向太后不提这个事情还好,一提,太皇太后就火冒三丈了。
    吴安持的妻子,是王安石的长女的事情,太皇太后自然知道。
    在这位太皇太后看来,吴充当年在朝中,乃是君子一党。
    这个吴安持既然是其子,家教也应该不错。
    如今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因为夫妻关系的缘故。
    但别人家的家事,她也不好干预,只能冷笑一声,道:“恐怕正是因为其家不净,才出了这样的事情。”
    向太后听着,便不再言语。
    她也很不喜欢王安石。
    ……
    赵煦到庆寿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在生气中。
    “太母,今天怎不开心?”赵煦揣着明白当糊涂,坐到这位太母身边问道。
    太皇太后见了他,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太母没有不开心,只是心情不大好。”
    “为何?”赵煦问道:“可是有大臣得罪了太母?”
    赵煦当即就扭头看向站在一边的梁从政,问道:“梁从政,今天早上都有谁上书了?”
    “仔细与朕道来!”
    梁从政立刻躬身答道:“奏知大家,今天早上,太师文彦博上了劄子,言及昨日权知滑州当街行凶一事……”
    “此外就是权知滑州上了谢罪书……”
    赵煦立刻瞪大了眼睛,道:“如此说来,定是那权知滑州,言语之中不敬太母了。”
    “取其谢罪书来!”
    说着他就直接伸手,向左右索取。
    太皇太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中的气,顿时就消了大半,当即笑着道:“官家,不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