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深度绑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不孤单。”林远打断他,“白芷教过的不只是药理,还有‘感通之术’。
    >她留下的柳叶,是你与地气最初的纽带。
    >你从小爱看云识天气,能凭脚感知地面松软与否,甚至梦见山崩前兆??这些都不是巧合。”
    少年愣住。的确,他曾多次梦到某座大桥断裂,醒来后发现新闻报道果然发生坍塌;他也总能在暴雨来临前莫名烦躁,家人笑他是“天气预报员”。原来一切早有征兆。
    “可是……时代变了。”他低声说,“现在的人不信这些。政府靠科技治水防灾,学校教的是物理化学,没人再谈‘地脉’‘龙气’。”
    >“科学是对自然的解读,而非否定。”林远的声音平静,“你们用仪器测量地震波,我用心灵感知地动。本质相同,路径不同。
    >真正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态度??是否仍存敬畏?是否愿为长远牺牲眼前利益?”
    陈砚沉默。他想起上周参观生态园区时,讲解员提到“可持续发展”,可转头就看到隔壁工地推平山丘盖豪宅。
    “如果我去……会成功吗?”
    >“我不知道。”林远答得坦然,“但我知道,若你不去,一定失败。
    >山河无恙,不是靠天佑,是靠人护。
    >每一代都需要新的守望者。
    >你,愿不愿成为这一代的那个‘一点光’?”
    夜风穿窗而入,吹动窗帘,也吹动书页。那片柳叶轻轻飘起,在空中旋转一圈,落在陈砚掌心。触感温润,竟似有了脉搏。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童年画面:母亲带他在河边放纸船,叮嘱“别污染水源”;父亲指着地图讲大禹治水,“疏导胜于堵截”;老师带他们植树节种树,“十年后你们再来,这里就是森林”。
    还有那个河北小村的孩子,在心愿牌上写下:“我想听懂地球的语言。”
    睁开眼时,他已经站起身。
    “我愿意。”
    话音落,书页再次发光,一行新字浮现:
    **“第一步,去舟山。渔港有异象,海底铜铃将现。”**
    陈砚收好书和柳叶,走出图书馆。城市依旧喧嚣,车流不息,霓虹闪烁。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他抬头望天,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其中天枢星忽明忽暗,仿佛在眨眼示意。
    三天后,陈砚坐上了开往舟山群岛的大巴。他没告诉父母真实目的,只说参加海洋研学营。背包里除了换洗衣物,便是那本《地理通义》和一张手绘地图??昨夜他梦见一位穿青衫的老道士,在海边礁石上画下一条隐秘航线,并留下八字箴言:
    **“潮退月满,踏浪寻钟。”**
    抵达沈家门渔港已是傍晚。海风咸湿,渔船归航,码头上人声鼎沸。陈砚按图索骥,找到一处废弃灯塔,塔下刻着半个八卦图案,与书中插图完全吻合。
    他在塔内过夜,凌晨两点准时醒来。此时正值天文大潮退去,月圆如盘,银辉洒海,远处一座submergedshrine(沉没庙宇)轮廓隐约浮现??那是百年前一场海啸后沉入海底的归衡观分院,传说中安置铜铃之所。
    陈砚穿上潜水服,带上防水手电,顺着礁石阶梯滑入水中。海水冰冷刺骨,能见度极低。他依靠直觉前行,忽然手腕一热??那是柳叶贴身存放的位置。紧接着,耳边传来奇异声响,不是水流,也不是鱼群,而是一种低频振动,如同钟鸣余韵,在水中传播得格外清晰。
    他循声潜行,穿过断裂的石柱与倒塌的佛像,终于在主殿遗址中央看到它:一尊青铜铃铛悬于石台之上,表面覆盖珊瑚与海藻,铭文依稀可辨??“镇海伏渊,安土定坤”。
    正当他伸手欲取,四周海水骤然变色!原本清澈的水域泛起墨绿光泽,一群深海生物疯狂逃窜,而海底裂缝中,竟喷出黑色黏液,迅速凝聚成人形轮廓,双眼赤红,口中发出嘶吼般的声波:
    >“凡人……不得近铃……此力属王……”
    陈砚心头剧震。这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而是一种由污染与怨念催生的“地煞”??大地创伤孕育出的负面灵体,专噬清净之物。
    他本能后退,却被石柱绊倒。那黑影扑来瞬间,怀中柳叶猛然燃烧,化作一道碧光屏障,将其逼退三尺!
    与此同时,铜铃轻震,发出一声清越鸣响,虽无声波传出水面,却让整个海底为之共振。那些黑液人形哀嚎扭曲,终被震散。
    陈砚趁机抓起铜铃,却发现无法移动分毫。铃身似与地脉相连,若强行带走,恐引海啸。
    危急时刻,脑海中响起林远的声音:
    >“以血为契,以心为誓。
    >守护之意,胜于占有之力。”
    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铃身铭文上,同时默念:“我愿护你周全,不为掌控,只为平衡。”
    霎时间,铜铃脱台而起,自动飞入他怀中,化作一枚小巧挂饰,色泽温润如玉。
    上岸后,东方既白。陈砚瘫坐在礁石上,浑身湿透,却笑出了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而在万里之外的伦敦大英博物馆,一间恒温密室中,那具玉制罗盘突然自行转动,指针直指东方。值班保安查看监控,只见画面中一道白影掠过展柜,玻璃未裂,锁未动,可罗盘却消失了。
    同一时刻,庐山五老峰瀑布后洞穴内,岩壁上的经文逐一亮起,组成四个大字:
    **“行者已至。”**
    陈砚尚不知晓,一场跨越古今、牵动中外的守护之战,已然拉开序幕。而他手中握着的,不仅是失落的宝物,更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薪火相传的信念??
    山河有灵,人间有责。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大地就不会沉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