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绊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霞光透过蓝色窗帘布的缝隙溢进来,又在日光灯下渲染开,仿佛给坐在窗边的李建昆,披上了一件金裳。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
    终究还是谈及了那个似乎谁也不愿提的问题。
    说话的是台上一位领导,一天下来数他开口最少,基本没怎么发言,大多时间都在埋头做笔记。
    “你们需要多少钱?”
    他说这话时,眼睛望向的是领导席上的其他人,以及台下第一排的与会者。
    四位联名写建议书的科学巨擎,相邻而坐,在第一排的居中位置。
    被他目光扫过的人,你看我我看你。
    此前的诸多会议中,大家似乎都在有意识地回避这个问题。
    但是大家心里又明白,迟早还是要严肃认真地讨论。
    在整个计划中,经费,无疑是最关键又最敏感的问题。
    高科技研发,就意味着高投资。
    没有钱,什么都办不了。
    然而,当前国家的经济条件,并不那么好。
    现场安静少许后,还是老前辈站出来打破了沉默,四位牵头者之一的王淦畅举手发言:
    “这个问题呢,私下小圈子里,我们倒也讨论过。
    “大家的意思是能省则省,一年能给两亿就行。”
    他们是这样想的:
    当下全国的鸡蛋均价大约是两毛钱一只。
    我们有十万万人。
    每年从每个人嘴里省下一只鸡蛋。
    正好是两亿元。
    沙沙沙……
    问话的领导倒也不发表意见,只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李建昆猜到他的来头,今天谈到的重要问题,会后应该会立马直达天听。
    此时,台下窃窃私语一片。
    “七个大项目,十五个主题项目,都是高科技研发,一年两亿……”
    “如果是这样,获得科研成果的时间,只怕会大大拉长。”
    “难呐。”
    陈春仙望向李建昆:“这……咋弄?”
    “老前辈们狠不下心要,知道国家不富裕罢了,一年要两亿,就真给两亿啊?”
    李建昆带着抹唏嘘说:“上面肯定会核算的,既然决定要搞,必然做好了专项投入的准备。”
    关于这件事,李建昆倒是知道。
    因为那个数目放在这个年代来说,十分震撼。
    也展现出上面的极大魄力。
    最后批给863计划的专项资金,是一百亿元。
    相当于当下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可谓掏空家底来支撑。
    无与伦比的果决,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李建昆却明白,即使是一百亿。
    即使十亿人一起勒紧裤腰带。
    对于863计划这样的世纪工程,并且是系列工程而言,仍然捉襟见肘。
    在某一瞬间,李建昆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来把资金给兜了!】
    但转念,他又苦笑起来。
    这已不是“大胆”二字可以形容的。
    过份高调,未必是好事。
    他又想到,不好一揽子全兜,那兜下涉及芯片的项目,怎么样呢?
    也不以个人名义。
    李建昆眼前一亮,这或许会成为,他争取芯片项目的负责权的一个重要筹码。
    “好啦,都安静一下。”
    这时,礼堂音箱里传出声音:
    “时间不早了,今天会议的最后,我们要发起一个倡议。
    “在座的诸位,大部分都是科学界的资深学者、权威,有些还是计划中提到的七个大项目、十五个主题项目的对口领域里的专家。
    “首先,我们希望你们私下里多聚聚,继续展开讨论,有任何对计划实施有帮助的建议,我们都乐意听取,并会认真展开研讨。
    “另外,刚才也提到,计划中的高科技发展方向,按照技术领域,或是主题项目,都要成立专项研发团队,甚至是组织机构,这就需要有人来负责。
    “同志们,能从全国各地把你们请过来,即说明在你们各自对应的领域里,你们或取得过成绩,或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所以我们希望,有能力有胆识的同志,能主动请缨,申请成为某项目的负责人。最终相关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会优先考虑主动申请的同志。
    “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事,要做好长期吃苦、奋斗,打持久战的准备,大家的积极性和个人意愿很重要嘛。
    “有意向的同志,可以把申请书上交到科委或科工委……”
    台下,李建昆暗自握紧拳头。
    尽管他知道,以他的身份,想要成为项目负责人,很难。
    但这个申请书,他也必须要写。
    ……
    ……
    863计划正式立名。
    名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