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时代的尘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华夏族群,即便是在最低谷,依然没有丢失自己的传统。
    朱雄英也是同样的看法,但嘴上习惯性的反驳道:
    “磨磨唧唧,换成皇爷爷,这会儿新内阁已经正常运转了。”
    并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全部都写了下来,有些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明明是造福当地的良策,百姓却不支持。
    对于朱标的手段,陈景恪叹为观止。
    “如果换成在华夏,这就是数典忘祖,所有后人都要以死谢罪。”
    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
    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朝廷主持去做,有什么不对?
    更何况,为了支持新政,新皇每年还从内帑拿出六百万贯补贴国库。
    但陈景恪的最后一句话,却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这非但没有让他小觑华夏,反而让他更加感到不可思议。
    让陈景恪对大明的基层情况,对变法带来的种种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七八年前他才十二三岁,这是何等的天纵奇才?
    变革或许会让世界变得更好,可期间产生的波动,却可能让很多人家破人亡。
    因为这个道理朱标和李善长等人肯定知道,只有朱雄英不太了解。
    “曾经辉煌的波斯文明成了过眼云烟……波斯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也被人所遗忘……”
    一旦将这个权力交给内阁,那么它就将成为大明最高行政机关。
    他更关注的是百姓对变革看法,基本都是反对。
    想到这里,他由衷的说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先圣真至理名言也。”
    陈景恪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这还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啊。
    说明这种事情是利国利民的,要不然为啥会被史书重点记载?
    怕折腾,所以宁愿什么都不变。
    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代入感。
    如果他愿意出手指点,波斯复国或许就能看到一些曙光了。
    “哦?”陈景恪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竟然会来这么一出。
    阿扎萨按捺住狂喜情绪,说道:“不知陈伴读对波斯有何看法?”
    果然不愧是让祖先都心悦诚服,甘愿以藩属自称的族群。
    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那一部分政策,基本都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朱标开口说道:“此言甚妙,百姓在变革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可有句话叫杀鸡儆猴。
    “而我们在时代洪流面前,又何尝不是微不足道的呢。”
    陈景恪似乎觉得这样不妥,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转而说道:
    “居鲁士创造了波斯第一帝国,是何等的强盛辉煌……”
    阿扎萨心中一喜,客气的道:“陈伴读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两人寒暄了几句,陈景恪就把他迎到家中,聊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陈伴读,这是我两年来游历大明的所见所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只不过和朱元璋不同的是,朱标懂得克制没有大肆牵连。
    驳斥权的意义,之前已经说过。
    这个现实,让他非常的无奈。
    朱雄英摇头晃脑的道:“咔嚓一刀,所有的反对声音都消失了,多省事。”
    朱标好奇的问道:“哦,景恪有何感触?”
    当即不动声色的道:“古波斯是个伟大的族群,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现在吗……”
    这句话实在太贴切,太形象了,是对变革的最好总结。
    本来他还有些忐忑,对方会不会忘记了自己。
    将手中的书合上,他由衷的说道:
    “虽然后来波斯第一帝国覆灭,然沉沦数百年后,再次建立了萨珊王朝,成为当地的霸主。”
    什么都考虑,会增加变革的成本。
    阿扎萨非但没有觉得屈辱,反而非常兴奋。
    “两晋南北朝时期,双方就频繁的交往,隋唐时期正式建立邦交……”
    末了,他说出了前世互联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阿扎萨既羞愧又兴奋,终于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不是我等不愿意复兴祖上荣光,奈何敌人太过强大,如之奈何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