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在座的没有一个好人呐(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想不出来是哪有问题。
    “你是说朝廷发给你的一贯的宝钞,等你花出去就不值一贯钱了?”
    蓝玉侧头瞥了王布犁一眼。
    王布犁同样瞥了眼蓝玉,他这不是挺聪明的吗?
    怎么到后期,他愣是看不清楚形势?
    朱元璋不单单是坑老百姓,连手底下的臣子都坑。
    大明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一个七品知县每月工资在七石半米。
    他不仅仅是要拿着去养全家老小,还要养手底下的人。
    吴卫这个京官县令,可谓是身兼数职,法院、财政、税务、工商、施工等等。
    他手底下有不少的长随,看门的,发审、值堂、用印、师爷、厨子。
    再税收那块还得放上自己带来的人,避免被底下的小吏给哄骗。
    这些人要靠着他养,还得时不时打赏王布犁这种本地吏员,为他驱使。
    更不用说当官的还得迎来送往,逢年过节走动一二,这点俸禄真不够使。
    而且到了发工资的时间,吴卫就差人去领工资,除了发点米扛回来之外,就是发纸钞。
    纸钞一旦贬值,给你一堆废纸,官员俸禄就更低了。
    他们贪污的概率也会极大的增加。
    别以为你大小是个官,发工资的人就会给你新钞,比你品级高的人多的是,你算老几?
    新钞不得紧着一二三品大员发俸禄啊?
    大抵就是钱都向不缺钱的人流去了。
    朱标经过蓝玉的提醒,开口道:
    “如此晚了,你们三人还没吃饭,今夜还得忙个通晓,等那群犯人都压过来之后,就由王布犁你主审,先去吃饭吧。”
    随即朱标就吩咐宦官,给他们赐宴,去隔壁吃饭。
    等二人走了之后,朱元璋也现身了。
    “爹,王布犁说的事情很严重。”
    朱标语气有些激动,一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司近六百名工匠,十个月的时间,造了五百五十万锭。
    待到洪武二十年后,每年大概在一千五百万锭左右的时候,宝钞就开始急剧贬值了。
    洪武八年是大明统一战争当中的阶段性分水岭,主要是大明顺利实现平定四川,还有同北元打了几次小仗。
    军事行动与物质赏赐是密不可分的,士气的振作,胜利者的犒劳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尚未完成的统一战争将难以为继。
    没钱打个屁的仗啊!
    没赏赐,士卒如何有动力啊?
    本来士卒的收入也不高,全等着赏赐小发一笔呢。
    大明初期每年也就二、三万两银子的收入,远远不够许多支出,直到朱棣上位后,财政收入才勉强突破十万两白银。
    同时大明的铸造铜钱能力也极为有限,首先便是铜矿原材料短缺。
    总而言之,洪武八年以前大明金属货币存量最多是20万两白银左右。
    这一财政货币收入储备能力,根本无法维持国家正常财政开支和各类临时性财政支出。
    尤其是还要提供保障统一战争顺利进行的庞大军事财政支出。
    明初统一战争从一开始,国家就面临严重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的奏对中,也能晓得大明财政不足这一事实。
    在这种形势下,朱元璋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发行不兑换性纸币,以满足财政开支需求,缓解财政压力。
    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就是明初军事财政需要,直接推动的产物。
    当然了宝钞支出数量巨大的另外一个时期,便是永乐朝。
    因为朱棣要郑和六下西洋、五征漠北、征讨安南以及营建北京城。
    这一系列的支出用天文数字也不为过。
    要不然朱胖胖怎么一个劲的说,没钱,没钱,真没钱。
    因为是朱老四从来不管钱。
    登基以前跟王妃伸手要,登基以后跟大胖儿子伸手要。
    本来洪武朝疯狂印宝钞,说句不好听的,滞留了上亿的宝钞。
    永乐又印了很多,进一步增加了宝钞的数量,故而大明宝钞贬值是显而易见的。
    在过两代君主,大明宝钞就跟金圆券差不多了,擦屁股都嫌弃。
    在扩张型财政政策下,货币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马歇尔说过,如果一国的通货数量增加,而其它情况不变,则将相应地降低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
    如果通货的数量仍有可能增加的话,则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将以更大的幅度下降。
    经济学本来就晦涩难懂,朱元璋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他们只晓得印钱能办许多事,至于宝钞带来的危害,他们都没有想过。
    “爹,王布犁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朱元璋从大元灭亡的教训当中,对于宝钞而言,只得到了大臣和百姓都一起造假钞的认知。
    所以才会强烈的打击制造假钞的人。
    而且朱元璋认为忽必烈为了四处征战,也是不断的印钞,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结果。
    至于元朝进行换钞的办法,朱元璋认为才发行宝钞一年,用不着这个后续法子呢。
    “不是。”
    朱元璋摸着胡须:“咱也没有头绪,立即叫户部的人来,咱要研究研究,不解决这个法子,都别睡了。”
    “好。”
    朱元璋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
    至于皇城内的臣子这个点都下班回家吃饭去了,那也得叫回来。
    王布犁三人被宦官带着前往一处偏殿。
    作为破获假钞案的主要三人组,坐在一章桌子上。
    王布犁右手边坐的是猪队友李景隆,左手边坐的是钢筋蓝玉。
    他们两个都是坚定的太子党,围绕着一个假扮太子党的小内。
    总之。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好人。
    李景隆坐在椅子上,忍不住询问:
    “王布犁,刚才太子问你给造假之人求情的事,你为什么要拐到宝钞不值钱的事情上去?”
    “我不理解,你给我讲讲到底怎么想的?”
    蓝玉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并不打算参与进来,主要是他也没想明白之前,不会轻易开口。
    免得被身边的小迷弟看破了虚实,咱也得维持好自己的形象。
    王布犁面对李景隆的追问,侧头道:“闲得无聊。”
    “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