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莫高窟始建与何时难以考证,多数学者所同意的观点是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三六六年,乐和尚在莫高窟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
野史所记,“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与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至此起,历经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讫元代,整个建造时期跨越了千年,几乎所有的华夏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这里记录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华夏文化的浓缩精华所在,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以此处为圣地,所有的艺术家都希望在此研究吸取精华,她给华夏人留下的遗产是无穷无尽的。
不仅是艺术的天堂,也是大众的向往之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了,虽然一零年还没预约限流,但每天最多只售出六千张门票。
景区售票点常年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座谈会与会人员自然享受着特别的待遇,他们不仅下榻于景区,敦煌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还为其准备好了一整套参观考察流程。
从珍贵文献,出土文物,壁画研究等各方面,给与会人员介绍了敦煌丝路文化的整个发展史,为研究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时,座谈会才进入了真正的座谈,各位文人有许多虽然都不是第一次来到莫高窟,但如此完整丰富的参观考察经历让大家都兴致高涨。
山河更是全身心的被吸引到这些文化瑰宝中。
特别是面对着一幅幅壁画,山河被古人的创意和表现力震撼了,他体会到了华夏文人对莫高窟推崇痴迷的源头。
华夏人在书本中所学所见的文化知识仿佛都蕴含在了这一幅幅饱满的画作里。
用想象和颜色绘制的“经变画”“故事画”,通俗易懂的解释了经书上的晦涩经文,画作里的各种佛陀和奇珍异兽,种种净土佛国,内容丰富之极,万花筒般的展现在眼前。
壁画极注重写意,这些无名的古代画师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刻意模拟,更不是再现某种景象,而是将内心不经意流露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自由流露的表现,来源于华夏传统的生活和思想。
同时又加入了西方传入的美学认知,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故事性极强的画作。
通过这些壁画,山河甚至能在脑海里重现古代人在敦煌的种种生活场景。
经历漫长的岁月,在敦煌壁画上,我们依旧能够看到东西方不同的线条,一深一浅地显现着各自的光芒。
古人奇思之驰骋纵横,让人目眩神移。
山河产生了就此常驻的冲动,他为华夏古人的创意和想象所着迷了。
而这些东西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对于山河来说,写作和电影就是一幅幅画面,这些壁画的形象意境和颜色搭配给他带来的想象和灵感源源不断。
他甚至开始重新考虑《瞬息全宇宙》和《少年易的奇幻漂流》的构图和画面。
尤其是《少年易》,山河已经完全抛开了李安的电影画面,莫高窟的壁画给了他更多的想象和选择。
山河十分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到这里,如果能早点看到这些壁画,或许《少年易的奇幻漂流》会是另一个模样。
会不会更好山河不敢肯定,但一定会更有创造性,更符合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