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皇太极:什么?朕被多尔衮绿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天给三大碗浓粥和一些咸菜。
    那些能干活的、但是又干不了重活的,每天两碗浓粥一碗干饭和一些咸菜。
    那些能干重活的、或者有些本事的,每天三顿干饭,一些肉菜,外加二十文铜钱!
    当然,这只是朱慈烺最初的打算,具体的还要看情况在进行实施。
    至于可能会有人趁机混入其中吃白食的问题,他也丝毫不放在心上。
    毕竟,锦衣卫、东厂、西厂可不是吃素的。
    等到灾民到了之后,就让他们负责监督。
    如果真有人混入灾民的队伍里抢饭吃,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抄家的严厉惩罚!
    一碗饭,和抄家比起来孰轻孰重,想必那些人应该分得清的。
    就在朱慈烺忙着准备赈灾工作的时候,辽东这边,洪承畴经过数十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辽东。
    到了之后,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向英国公询问起了辽东最近发生的事情。
    英国公张之极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整个人也变得稳重了许多。
    他告诉洪承畴,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辽东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只是因为他之前突袭建奴的事情,皇太极大为震怒,所以同样组织了几场突袭。
    但他一直严防死守,这才没有让皇太极突袭成功。
    除此之外,辽东这边一切安好。
    倒是建奴那边最近出了不少的乱子。
    因为前不久,抄家八大皇商、整顿宣府的事情就已经传到了辽东这边。
    明军方面一边咒骂那些私通建奴的商人和官员武将,一边又觉得心安不少。
    因为这就代表着建奴那边无法再从大明这边获取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补给了。
    只要继续和建奴僵持下去,建奴必定会因为后勤不给不足而选择退兵!
    除此之外,崇祯册封阿布奈为蒙古大汗的事情传到了辽东这边。
    当知道大明皇帝要帮助蒙古复国的时候,建奴那边就有不少的蒙古人选择了逃回草原,投奔阿布奈。
    也有一些蒙古人选择了投降明军。
    剩下的虽然暂时还在建奴的阵营中,但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忠心建奴了
    听到这些话,洪承畴这才松了口气。
    因为总的来说,事情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于是乎,洪承畴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聚集起了数百名会读书写字的文人墨客。
    然后又把朱慈烺之前交给他的那本小册子拿了出来,让他们分别用满文、汉文、蒙文抄录下来。
    当看到这份小册子上面的内容时,这些文人墨客一个个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洪承畴找他们来居然是为了抄写一本皇叔!
    但最终,在洪承畴给出的丰厚报酬下,他们还是麻利的抄写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大概明白了洪承畴的用意,一个个都憋着笑。
    整整抄到晚上,他们就抄了一千多份分别用满文、汉文、蒙文书写的小册子。
    英国公刚好有事来找洪承畴,有些好奇地拿起一份看了一下,瞬间满脸的不可思议。
    随后他看向一旁的洪承畴满脸惊愕的问道:
    “这是你想出来的主意?”
    洪承畴笑着摸了摸胡子,说道:
    “英国公,误会了,这可不是下官的主意,而是太子殿下的主意,此为攻心之计。”
    攻心之计?
    英国公看着手中的册子,一时间只觉得好笑。
    片刻之后,他这说道:
    “好一个攻心之计!要是皇太极看到这上面的内容,恐怕得气个半死。”
    于是乎,半夜的时候,一队人马悄悄摸黑出城,快速来到了锦州城附近。
    然后将这数千本小册子洋洋洒洒地扔到了建奴的军营之中,随后快速撤退。
    等到建奴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就跑得没影了。
    不多时,建奴大营中,已经睡下的皇太极突然接到了手下的密报。
    “陛下,巡夜的侍卫在营地中发现了很多小册子,奴才觉得您应该看看。”
    前来禀报的侍卫满脸通红的说道。
    皇太极本来睡得迷迷糊糊,听到这话这才睁开了眼睛,随后有些不满的说道:
    “什么小册子?拿来看看。”
    侍卫先是有些犹豫,但还是把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睡眼惺忪的打开一看,发现这本小册子是用满文写的。
    他仔细看了一眼标题,眉头就皱了起来: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
    接着又看了几眼内容,顿时就怒不可遏了!
    “该死的!这是谁干的?!”
    皇太极猛的从床榻上坐起,脸都因为愤怒而变得扭曲了起来。
    看得出来,他是真是怒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