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论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都来了,想必刚才大家都把这份报告看过了,具体内容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大家畅所欲言,有问题就直接指出来,不要怕得罪人。”顾维城起了开场白。
    “维城同志,报告我看过了,总体而言这次计划在平南经开区搞的人事制度改革,确实很大胆,很创新,也很具体,但是我想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首先,把干部的身份模糊化了,特别是工资待遇都拉平了处理,很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会有意见的,这不是打破他们的既得利益嘛,这样很难聚拢人心,领导干部也不是没有做事嘛,领导干部还要承担很多的政治风险嘛,这样拉平了会对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有打击;其次是干部的选拔问题,这样的设置,那这样的干部领导用不习惯怎么办?工作能不能顺利推进就是问题了,再者说组织的意图以后怎么能落实,都是凭这些指标去看人,那党委的决策又放哪里了?最后就是这套考核体系,太复杂,太麻烦,每天干完了事还要记这么一大堆东西,干部会有意见的。”杜德平说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毕竟这样的方案确实牵动着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
    “杜市长的意见,也就是我想说的,这样搞下去,会不会和中央的政策有违背,党要管党这是个基本啊,这样搞会不会党在基层的控制力就会下降,特别是对干部队伍的管理就会松掉啊。”李季说出来。
    “要搞创新搞突破,但是不能突破底线啊,如果这样干下去,我们市委对下面还有什么控制力,不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啊?”杜德平显得有些着急了。
    顾维城没有说话,只是拿出桌上的烟,给参会的人都发了一支。
    邓光和张凯把这次调研的详细过程汇报了,把总结发现的问题又仔细讲了讲,特别是对于政策里的解释也反复找到了理论支撑和依据。会议在你来我往中不知不觉已经开到了下午6点半,但所有人都沉浸在论战之中。
    顾维城看了看表,但并没有散会的意思,他今天就是要统一市委几个主要领导的意见,否则这个消息在会后会很快传出去,后面的事就更难说了。顾维城慢慢说道:“刚才你们的话很有道理,我也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我想这些才是治本的方法,我看来,基层干部没有干劲,缺乏的就是上升的空间和渠道,他们不认识上边的大领导,一辈子也许都干不到一个小科级,而市级部门的同志本身就占据很好的政治资源,年纪轻轻都能当上科级甚至是县级,这对基层的同志很不公平。还有我经常在谈到,选拔用人不能凭我们的一种印象,有的时候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哪些人能干事,只有他们服务过的人心里最清楚,我们只有一部分的发言权,而非所有决定权。刚才大家也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党要管党的问题,其实这里面还有一句话就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严才是核心啊。对我们的干部要严,怎么办?只有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考核,让他们没有随意随性使用权力的机会。我想这些道理你们都会理解的,如果还是老路子老办法,你们想象彭越,在天宁,彭越说用哪个干部就用哪个干部,这次市纪委在天宁一下抓了十几个科级以上的干部,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顾维城仔细把自己的思考与市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交流。
    杜德平和李季等人的观点也有了一些松懈,不再过于坚持,毕竟这是市委书记做出的决断,顾维城的行事作风是不做则罢,一做到底,从他这8、9个月的时间来看,他是下定了决心就要干成事的人,阻挠有的时候会很被动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真正出了问题时自己也能说得清楚。
    “刚才这还只是平南经开区提出的一些建议,我想在经开区搞了这次试点之后,我们市委也要有所行动,那就是重新制定对基层的考核办法,不能再下那些指标了,这样基层会丧失很多的工作动力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给他们空间和时间,来换科学持久的发展,不能用这些指标来束缚他们。你说经开区都已经没有农村地区了,都变成了城市,我们还考核他们农业指标作什么?这不是瞎搞嘛,但经开区都全部转换成了城市,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村不及时转为城市社区,这也是我们上面出现的问题,所以才会搞有农村名字的就要搞农业考核,这是不客观、不恰当的,考核必须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目标他们自己定,自己下多少目标必须说出个子曰,也不能随口乱报,明明实现得了的要报低,明明实现不了的要报高,给自己定目标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给自己以动力。这是市委马上要跟进的事。”
    顾维城的第一步已经得到了基本同意,邓光和张凯感受最为深刻,这是赋予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为平南做出的一份贡献。(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