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掩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瘸子缓了口气继续说道:"那个时候潍县刚解放,县城内外还很乱,我爹拿着介绍信,还有档案找到了新政府,
    新政府的工作人员,看了档案材料和介绍信,知道我爹是新来的县长,他非常热情。
    那个档案上有我大爷的照片,估计也是照了很多年了,眉眼都不是很清楚,
    再加上我爹和我大爷有几分相像,工作人员也没想别的,就给我们办了手续,又分配了住房,
    我爹和工作人员说,说我是他的亲侄子,从小父母双亡,家里没人了,回老家探......
    二十九、暗战:信任的试金石
    春意渐浓,南锣鼓巷的空气中多了一丝暖意。村里的文创工坊也随着季节的更替焕发出生机,订单不断增长,产品种类日渐丰富,甚至开始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海外。
    李振国站在村委会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忙碌的工坊和来来往往的手工艺人,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他知道,虽然“百匠计划”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内部的裂痕仍未完全愈合。尤其是张磊那边,虽然表面上回归了正常工作节奏,但他的一举一动仍让人无法完全放心。
    “书记,镇上刚传来通知。”刘志远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市里决定在我们这里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邀请全市各村代表来参观学习我们的改革经验。”
    李振国接过文件,眉头微皱:“这么快就安排观摩会?是不是上面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不排除这种可能。”刘志远点头,“不过也可能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成果被认可了。只是……张磊那边最近又有些动静。”
    “他又做什么了?”李振国语气沉了下来。
    “他昨天晚上悄悄去了趟市里,见了一个叫陈总的商人。”刘志远低声说,“据说是关于文创产品的分销渠道问题,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李振国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你继续盯着,别打草惊蛇。另外,我准备找张磊再谈一次。”
    “是。”刘志远应了一声,正要离开,又被李振国叫住。
    “对了,‘阳光行动’的推进情况怎么样?”
    “财务报表已经全部公开,分红机制也做了优化,村民们反馈还不错。”刘志远顿了顿,“不过还是有一些老股东不太满意,觉得改革步伐太慢。”
    李振国叹了口气:“人心难测啊。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让事实说话。”
    当天下午,李振国便约见了张磊。
    两人坐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
    “张磊,你最近是不是又去市里了?”李振国开门见山。
    张磊微微一笑:“书记,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市场情况,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合作机会。”
    “合作没问题,但我们必须确保这些合作不会损害村集体的利益。”李振国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如果你真想为工坊出力,我希望你能以公开、合法的方式进行。”
    张磊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轻声道:“书记,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我也有我的想法。现在的管理模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决策效率低、资源调配不灵活……如果我们能引入外部资本,或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你这是本末倒置。”李振国目光如炬,“我们搞集体经济,不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受益。如果你真的想推动改革,为什么不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建议?为什么要私下接触外人?”
    张磊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可如果我一直提建议,没人采纳呢?”
    “那是因为你的建议还不够成熟,或者没有站在全村的角度考虑问题。”李振国语气缓和了一些,“如果你真想改变现状,那就应该和我们一起努力,而不是另辟蹊径。”
    张磊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这次谈话之后,张磊果然收敛了许多,不再频繁与外部资本接触。然而,李振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几天后,市里的观摩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市各村的代表齐聚南锣鼓巷,参观了文创工坊、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还听取了李振国关于集体经济改革的经验分享。
    会议结束后,一位市级领导专门找到李振国:“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但也要注意防范内部风险。听说你们村里有个年轻人,一直在试图引入外部资本?”
    李振国笑了笑:“是有个年轻人想法比较激进,但我们已经在引导他走上正确的轨道。”
    “很好。”那位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集体经济的核心是公平和共享。不能因为个别利益,牺牲整体利益。”
    送走领导后,李振国回到村委会,心中却更加沉重。他知道,自己面临的不仅仅是管理上的挑战,更是对整个集体经济模式的考验。
    那天夜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