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振国又一次站在村委会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方星星点点的灯火。风吹过田野,带来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未结束。但只要守住初心,南锣鼓巷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三十、破局:改革的阵痛
初夏时节,南锣鼓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村里的文创工坊依旧忙碌,工人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夏季新品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李振国站在工坊门口,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没有太多轻松。他知道,虽然“百匠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内部的矛盾仍在发酵。尤其是张磊那边,虽然表面上回归了正常工作节奏,但他的一举一动仍让人无法完全放心。
“书记,有件事得跟您汇报一下。”刘志远匆匆赶来,脸色凝重。
“什么事?”李振国问道。
“张磊昨晚又联系了那个投资公司,而且这次谈得更深。”刘志远低声说,“据说他已经和对方签了一份意向协议,准备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他们。”
李振国眼神一冷:“他这是要干什么?”
“很明显,他是想借机把股份卖给外人。”刘志远顿了顿,“问题是,张磊手里掌握着不小的一笔股份,如果他真的把这部分股份卖给外人,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李振国语气坚定,“召集村两委成员,今晚开会。”
夜幕降临,村委会会议室灯火通明。赵建国、刘志远、张德顺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各位,”李振国环视一圈,沉声道,“我们都知道,张磊最近在搞什么小动作。他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我们之前定下的原则,更可能对整个集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赵建国点头附议:“是啊,如果我们不及时干预,一旦让他开了这个口子,后面就会有更多人效仿,到时候谁来为南锣鼓巷的发展负责?”
“但我认为,也不能一味打压。”张德顺缓缓说道,“张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收益分配机制不满。如果我们只是阻止他,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类似的事件还会再发生。”
李振国沉思片刻,道:“老张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只靠堵,还得想办法疏。但前提是,必须确保村集体的利益不受侵害。”
会议最终决定,由李振国亲自出面,找张磊谈话。同时,村两委将加快推动“阳光行动”的深化措施,包括进一步提高财务透明度、优化分红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以此来安抚人心,重建信任。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约见了张磊。
两人坐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
“张磊,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李振国开门见山。
张磊微微一笑:“书记,我只是想为我们工坊多争取一些资源,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机会有很多种,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我们。”李振国语气平静,“我知道你联系了外部投资方,还提出了股权转让的想法。我想听听你的理由。”
张磊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说实话,我觉得现在的管理模式太僵化了。文创工坊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而我们的决策流程又太慢,很多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李振国点头,“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效率问题,就放弃集体经济的根本原则。南锣鼓巷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受益。”
张磊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村民们迟早会失去信心。”
“所以我们才要改革。”李振国目光坚定,“但改革的方向,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如果你真想为工坊出力,我希望你能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进来,而不是私下操作,制造混乱。”
张磊低头思索良久,最终轻声道:“书记,我明白了。”
这场谈话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让张磊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减少与外部资本的接触,转而积极参与到“百匠计划”的筹备工作中。
与此同时,村两委也迅速落实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务报表定期更新并张贴公示,股东议事厅制度正式启动,每周一次的公开答疑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
尽管仍有少数人对改革持观望态度,但整体氛围明显好转。
那天夜里,李振国又一次站在村委会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风吹过田野,带来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未结束。但只要守住初心,南锣鼓巷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