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欣慰:“你真是越来越成熟了。”
接下来的几周,林淑芬和赵志远全身心投入到新展区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不仅整理了李老捐赠的资料,还联系了几位曾经从事战地通讯工作的老兵,邀请他们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
其中一位名叫张文海的老兵,是当年华北野战军的电报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惊人,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细节。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背着电台行军,晚上还要熬夜发电报。”张文海坐在纪念馆的休息区,一边喝茶一边回忆道,“有一次,敌人的炮火打到了我们的驻地,电台差点被炸毁,我们几个人拼死把电台抢了出来,才没有耽误情报传递。”
林淑芬听得入神,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这些细节太重要了,一定要写进展区的介绍里。”
张文海笑了笑:“你们做这些展览,是好事。我们这些老兵,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还能动,就愿意为国家做点事。”
赵志远则在一旁认真地拍摄视频,记录张文海的口述历史。他还邀请了几位学生志愿者,协助整理资料和设计展板。
新展区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林淑芬和赵志远还特意联系了几家博物馆,借来了一些当年使用的通讯设备实物,包括老式电台、密码本、电报机等。
“这些实物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战地通讯工作。”赵志远一边调试展柜一边说道。
林淑芬点头:“是啊,我们要让历史‘活’起来,让观众能真正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新展区“烽火传音??战地通讯与情报工作展”终于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开幕当天,许多老兵和家属前来参观,现场气氛热烈。
张文海作为特邀嘉宾,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我们这些老兵,经历过战争,也见证了和平。今天看到这些年轻人能如此认真地记录我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林淑芬站在一旁,听着张文海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展览开放后,参观人数持续上升。许多学生和年轻人都对战地通讯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留言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原来,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生死存亡。”一位参观者在留言本上写道,“我们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读书,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
林淑芬看到这条留言,眼角湿润。她知道,这正是“铭记行动”存在的意义??让历史不再遥远,让信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