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学计划。林淑芬和赵志远也频繁受邀前往各地开展讲座和互动课程,纪念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就在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平静。
那天傍晚,赵志远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赵同志,我是李振国的儿子,李明。我父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想见见你们。”
赵志远一愣:“李老怎么了?”
“他最近记忆力有些模糊,但一直念叨着你们整理的那些资料。”李明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他说,希望你们能帮他完成一件事。”
赵志远立刻将情况告诉了林淑芬,两人当天晚上便赶到了李老家。
李振国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清明。看到林淑芬和赵志远进来,他露出一丝笑意:“你们来了……”
林淑芬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道:“李老,我们来看您了。”
李振国点点头,声音微弱:“我……有一封信,是父亲留下的,一直没有公开。我想……把它交给你们。”
林淑芬和赵志远对视一眼,心中一震。
李明从书架上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递给林淑芬:“这是我爷爷留下的,父亲一直没舍得打开,他说,等找到合适的人,就交给你们。”
林淑芬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手写的信,字迹苍劲有力,内容却令人震撼。
信中写道:
“若此信能被后人所见,望诸君铭记,我等虽为无名之辈,却亦曾为民族之存亡,赴汤蹈火,誓死不退。战地通讯,虽无刀剑之锋,却有千钧之重。愿后人知,每一份电报背后,皆有无数英魂守望。”
林淑芬读完,眼眶湿润。
赵志远低声说道:“这封信……应该放进展区,让更多人看到。”
李振国轻轻点头:“是啊……这是我父亲最后的心愿。”
几天后,这封信被郑重地陈列在“烽火传音”展区的中央,旁边还摆放着李老父亲当年使用的电报机和一本泛黄的日记本。
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人在信前驻足良久,有的甚至默默流泪。
林淑芬站在展区门口,看着那些年轻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她知道,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南锣鼓巷的风依旧凛冽,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弥漫。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再次许下承诺: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林淑芬和赵志远从李振国家中离开后,天色已晚,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街边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两人一路无言,直到上了车,赵志远才低声说道:“林阿姨,那封信的内容太重要了,我们得好好安排展出方式。”
林淑芬点点头,目光坚定:“是啊,这不仅是一封信,更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我们要让它以最庄重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回到纪念馆后,林淑芬立刻召集了展览策划小组,将李老父亲的遗信内容和意义详细讲述了一遍。大家听后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加班加点,尽快完成新的展陈设计。
“我们可以在展区入口处设立一个专门的展示柜,放上那封信的原件,旁边配上李老父亲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赵志远提议。
“还要配上一段讲解词,让观众了解这封信背后的深意。”一位年轻的志愿者补充道。
林淑芬点头:“这个思路很好。另外,我们可以邀请李老的儿子李明来参加新展区的特别展览活动,让他讲述他父亲和爷爷的故事。”
赵志远立刻拨通了李明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郑重答应:“好,我会来的。”
几天后,纪念馆的“烽火传音”展区迎来了又一次升级。新增的展区名为“无声的烽火”,专门展示那些未曾公开的历史资料和人物故事。李老父亲的那封信被精心装裱在玻璃展柜中,旁边是他的照片、电报机实物,以及他生前写下的日记片段。
展览开幕当天,李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在现场讲述了他父亲和祖父的故事。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起那段岁月,他说,通讯兵虽然不上前线,但他们承担的责任并不比任何一个战士少。每一份电报,都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不少人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林淑芬站在一旁,看着台下那一张张专注的面孔,心中充满欣慰。她知道,历史的传承,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人们的心中。
展览结束后,许多观众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原来,战争的背后,还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们今天能安享和平,是因为有无数人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灯火。”
“这封信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人。”
林淑芬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这正是“铭记行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几天后,市文化局的领导亲自来到纪念馆,对“烽火传音”展区的更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把该展区作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进行推广。
“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文化局的一位负责人说道,“我们计划将这个展区的内容推广到全市的各大中小学,并纳入全市青少年红色教育课程体系。”
林淑芬和赵志远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喜。
“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林淑芬郑重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周,林淑芬和赵志远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课程设计和资料整理工作中。他们与市青少年宫合作,将“烽火传音”展区的内容改编成一套适合青少年学习的互动课程,并邀请了几位老战士录制了口述历史视频。
课程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生们在展馆内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以前我觉得战争离我很远,但现在我明白了,和平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一位初中生在参观后写下这样的感想。
林淑芬读到这句话时,眼角湿润。她知道,他们的努力,正在一点点改变着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知。
南锣鼓巷的冬天依旧寒冷,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林淑芬站在展馆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再次许下承诺: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