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与最后一位边塞诗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80年我参加高考时有一道地理问答题:中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一一镜泊湖,如今己是世界第一了。
    1988年冬,我还在故乡做记者。某日。局外人文化俱乐部的二字头兄弟“二木头”张小禹约我去镜泊湖拍雪景。二木头大学是学美术的,但却成了摄影家。1989年我离开桑梓后不久他也远赴深圳,一直在《深圳商报》做摄影记者。1996年和1998年我两次赴深圳短暂工作和生活期间与他们夫妇相聚最是频繁。二木头是摄影家,最喜欢旅行。新冠之前他退休后自驾房车到了南美的哥伦比亚,因疫情受阻。一个人在该国漂泊了一年多才回国。引得朋友们的羡慕和担心。
    此次去镜泊湖,我正好有一个选题就是去采访“响水贡米”的原产地一一镜泊湖瀑布下面的一个叫着瀑布村的朝鲜族民俗村一一
    最著名的响水大米也称响水贡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自唐代以来,响水贡米呈历朝贡米,跨越千年,而成为米中传奇,素有“中华第一稻”之称。
    在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渤海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进献给皇朝的四大贡品中,就包括被誉为“卢城之稻”的响水村火山石板米。这款大米自唐代起,历经宋、元、明、清,一直是皇室的珍享之选。新中国成立后,它更是荣登人民大会堂国宴的御用米席,并曾作为国礼馈赠外宾,从而逐渐为世人所瞩目。
    据村长介绍,人们一般在市场上见到的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香水大米,其实只有这个村在火山岩上铺上肥沃的黑土种出的米,才是唯一的响水大米和贡米。
    那年的冬天十分寒冷,接近零下30度,我们到达瀑布村以后,找到了村长,他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到他家住,晚上给我们做好了朝鲜人最擅长的油汪汪的大米饭,浓郁的大酱汤和和甜美的辣白菜后,他们全家人就去其他村民家打牌了,也就是农村的所谓猫冬活动。并拿出了自己家从来没有用过的最新的被褥让我俩使用。
    第2天我和二木头两个人走到飘风扬雪的镜泊湖上,刮着呼啸的大烟泡,我们躺在镜子一样透明的冰面上拍照。充满了无比的快乐和自由。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的所谓冰雪节,因此游玩的人非常稀少。在浩阔的湖面上,滑行着,小禹的络腮胡须如树挂一般冻上了霜花,参差不齐的一头乱发飞舞,我现场还为他写了一首诗:
    《快乐的苦行者》
    一条激流的对岸冰雪如盖
    他的灵魏正在起火无法自救
    青色的火焰冰雪的火焰若隐若现
    冬天的树木开满白色花朵
    形容枯槁毛发杂芜
    他是一位快乐的苦行者
    此时此地百里无人狗吠声断断续续
    败叶和黑鸟风起云涌笼罩前程
    “1989年夏,第二天我和妹妹文冰让爸爸派了他的专车陪她去了趟镜泊湖。这是全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高山堰寒湖。四十分分钟左右的路程,沿途风光优美,早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吊脚楼瀑布更是轰鸣壮阔、名声在外!中午贴心的老爸还在他们单位的疗养院预订了一顿全鱼宴,十几种湖鱼各种吃法尤其生拌醋鱼令人大开眼界、胃口也大开。”(节选自《天堂恋人》)
    《秋困》
    越野车
    从城里出发
    向着远方的湖和瀑布
    左窗
    放牧着白云和羊群
    右窗
    层林尽染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突然
    一阵深深的倦意袭来
    从梦中睁开眼睛
    前面正上演着一幕
    最后的激情
    2015年10月6日于镜泊湖
    2018.11.11.家乡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因为一场30年罕见的大雪惊现历史上最大的瀑布壮观丽景!一一这也许是另外一种天意民心的呐喊!
    东京城(现黑龙江省宁安市,为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又称“忽汗城”,清代称“东京城”。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东岸,宁安市渤海镇(原东京城镇)境内,为渤海国都城遗址,通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文王大钦茂于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将都城迁至上京龙泉府;785年(唐贞元元年)徙都东京龙原府。794年(唐贞元十年),成王华?为“中兴国势”,将王都迁回上京龙泉府,直至终国,作为都城长达160余年。
    镜泊湖所在的宁安县后改为市与我有三个不解之缘:
    一是吾家的祖坟1995年迁于此,我几乎每年的清明或节假日都要返乡祭祖:
    “2000年春,某日在大连机场候机时,一位气宇轩昂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士坐在我的旁边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