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海的湖与童年的乡村奶奶的乡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奶奶的过早去世,使我第一次仿佛觉得有了天堂的存在。这五十年来,每当我想念奶奶,无论身处何地、独自一人抬头遥望夜空时,总能看到她老人家那双明亮而亲切的眼神注视着我……
    那是1974年的一个乡村的傍晚,奶奶病危前夕,爸爸带着妹妹弟弟从城里赶回来,姑姑说为了准备后事,安排我们兄妹到邻居王会计家住。我依稀记得临出家门时我最后望了一眼病痛中奶奶苍白的面孔,那夜的月亮好象提前挂上了天空……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朦胧中被叫醒,才知道奶奶己于昨晚仙逝。恍惚中第一次觉得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又那么不真实。直到回家时看到院里摆着一口棺椁,爷爷、爸爸和姑姑及来帮忙的村民在摆放祭品,我才真切地悲切地感到了奶奶竟然离我而去!
    在大家忙于丧事时,我一个人偷偷躲在院里左侧金色草垛后面茫然无措。听大人们举办完丧事仪式后,在吹吹打打的哀乐中把奶奶送到村后的那片白桦林中入土为安。而我则一直呆在草垛后无言地啜泣,等人们走出院子好远才放声大哭起来……
    奶奶去世后一年,由于爷爷与我祖孙二人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同时也考虑我的教育问题,爸爸把我们接回了美丽的小城牡丹江,与妈妈和全家人团聚了。
    结束八年与奶奶相依为命的乡村生活的那天,我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与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互相交换文具礼品。在赶往初次来时的连珠山镇火车站的路上,我反坐于吱吱作响的牛车上、久久地回望着那片埋葬着奶奶的白桦林和那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
    29.第一次带女儿返乡
    2022年六一儿童节,为了怀念自己在爷爷奶奶的乡村的童年时光,特写了几篇小文,得到一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和读者的喜欢。于是2023年儿童节又捡起这个主题陆陆续续写到今天2024年1月29日,一共写了28篇。既是为了满足读者,更是自己的一次精神漫游,让我仿佛重回重过了一次童年,心灵得到净化和慰藉……
    今天,以这篇带女儿回到我童年乡村的记录做为本部随笔的收尾和这次情感回归的告别一一
    2003年夏天暑假,女儿8岁小学一年级,我特意带她回到牡丹江,又约上她爷爷我爸爸择日返乡、想让女儿也看看和体会一下我的童年和乡村生活。
    我们开了3个多小时到达密山市,发小长生子,时任市粮库主任。把我们安排住进市政府宾馆。然后请我们祖孙三人开车到浩缈壮阔的兴凯湖边吃了顿野生鱼宴。饭后在细沙如面、浪涛轰鸣的岸边散步和戏水。傍晚回到宾馆不久就睡了,准备第二天一早赶回我小时候的永新村。
    第二天5点左右起床先去早市买了鸡鸭鱼肉,青菜和水果村里都是最新鲜的现摘现吃,就没买。主要去超市扫荡了如可口可乐、棒棒糖、署片等各类副食品装了一大编织袋子。然后就沿着田野大堤驰往我梦中的村庄。
    7点前赶到村口,将车停在原来爷爷奶奶家的旧址,告诉女儿我当年在这呆了8年,她爷爷也是从这里走出去到省城哈尔滨上学的。
    正当我们祖孙三人有说有笑时,一位八旬左右的老人缓缓走过来站在对面看着我们:
    “这不是朱生满和朱冷波吗?”
    他竟叫出了老爸和我在村里时的曾用名!引起女儿惊诧的目光。老爸惊喜地扑过去握住老人家的手:
    “这不是陈大爷吗?!”
    我则激动地叫道:“陈爷爷,您还记得俺哪”
    我们此次回乡省亲就住和我们同村的姑夫的四弟家,我叫四叔。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房前屋后都是自留地,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像我小时候奶奶家一样。
    今天为了请客,找到三位亲戚女眷帮忙。她们开始准备时,我开着丰田大吉普带着女儿和从密山市一起过来的长生子(他也是和我一起在村里长大的发小)去挨家接我那批仍在村里的小伙伴:大宝子、二驴子、小财子、陈老三、吴广灵及从小经常陪我玩的小赵叔。
    把他们都接齐后,大家边吸烟、嗑瓜子、吃树上刚摘下的红彤彤的沙果,边回忆往事和叙道村里这些年的人事变化及现在的状况。这期间菜也陆续端上桌,我站起来给每位倒了一圈酒,酒是老爸从牡丹江带来的五粮液。随后就开始了轮番敬酒和推杯换盏。不知不觉间这顿午饭就吃喝到黄昏,又重新弄了几个凉菜和花生米下酒,午饭和晚饭二合一,喝得头酣脸热,有两回还热泪盈眶!晚7点左右终于在四叔和老爸的收秋酒中结束,大家纷纷回家休息,明天还要干活。
    待小伙伴们都走了后,我领着女儿站在院子听蛙声虫吟、看天上的星星,像我小时候一样。村子里不时传来狗叫声,女儿趁机天真地问我:“爸,你这些小伙伴们怎么看起来比我爷爷都显老呀?“
    引得我一陈哈哈大笑:“因为这些叔叔大大们每天都要在地里干活,风吹日晒,自然是比爸爸更辛苦更沧桑啦!”
    这是女儿第一次睡炕,嘟着小嘴喊:太硬了!但这天晚上我却睡了一个很久没有的踏实觉,梦见了奶奶、爷爷和我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施肥浇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