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本质就是惶惑: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息吧。”
    四、无所不在的“你”??世界
    王小妮近期(注:指1988年)作品中的“你”,几乎无所不在,成「无法摆脱的“影子”。这个“你”,也许最初只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但后来,已经泛化为世界的象征,并成为王小妮特殊的语言方式。
    1.又近又远之间
    “能在晦暗的早晨/为你明媚/可是我走不进你的梦里。”王小妮与这个“你”的关系,亲近得遥远,熟悉得陌生。孤独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权利。人渴望理解,但最终发现人与人根本无法达到彻底的沟通。
    2.说与不说之间
    “不要走过去。/不要走近讲坛。/不要把你所想的告诉别人。/语言什么也不能表达。/其实没人想听你的话。”
    面对这个世界。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倒出来的水远没有不说出来的多,说出来的已经与心里想的不一样。语言是最尴尬和最窘迫的,没人想听或只是装出来听的样子。面对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沉默。
    3.变与不变之间
    “你我各自坐着一只石凳/海多宽多阔/凳子们的对话永无改变。”
    个人都是孤立的,谁也不能替代谁,人与人永远存在着距离。
    五、王小妮的超感觉
    王小妮的诗歌,由于专注于主观幻象的自造世界,形成奇妙的女性感觉方式,已经超出常人的界限,达到了澄明、辉煌、响亮、芬芳的境界,为中国现代诗盛开了一枝绝美的“带雨梨花”,增强了现代诗的张力和透明度。
    1.声感
    王小妮的声感响亮、悠扬,充满了物我对话、物我张力。一切无声的物体在王小妮的超感觉世界里都能发出响音,使物质世界洋溢者生命力:
    “你不能/这样削响梨子。”“看人强有力地踏响麦田。”
    2.光感
    王小妮的光感灿烂、辉煌,在她的超感觉世界里,人和物质都成了发光体,世界在光辉中上升:
    “灿烂地撞到我身上。四壁的霉斑/为我的坐势悠悠闪亮。”
    3.色感
    一切物体(人和世界)经过了王小妮的超感觉穿透后,都渗出透明而新鲜的原色:
    “我看见宇宙因此/一节一节/变成真的蔚蓝。”“我的脚步/孔雀一样幽蓝地雀跃。”
    4.味感
    在王小妮的超感觉世界里,一切芳香起来:
    “我的床是太阳味了。”“世界顿然跟一棵小米兰那样/匀称芳香。”
    5.象感
    在王小妮感觉奇特的世界里,物质的形象已非表象,而是本质类的一种幻象,即主观意象的投影:
    “世界是些裸露的白牙齿。”“你选择的圆眼镜/使苦难也圆润含混。”
    6.鸟感
    在王小妮的超越感觉的世界里,鸟象已成王小妮自身的拟本体象征,乌语已成为她的拟本体语言。她的生命与鸟的生命本质上类同:
    “鸟满身自由。”“鸟说看见了/鸟的方式/从来都是乱语纷纷。”
    7.疼感
    在王小妮的感觉中,疼痛是生命最清醒的时刻,是精神最悟性的方式:
    “疼痛也是生命”
    “创伤在早晨走来。/红翅膀扇动墙壁。/伤口明亮/我眼前出现一只拱门”……
    那由明亮伤口为起点的拱门,充满了血色与象牙合成的光泽。从那扇门中,悠悠地走出了一位独一无二的、完全蜕变了的朦?诗人。
    1989年3月于黑龙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