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本因坊,对,国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t;可如果现实太过冰冷,梦又有何罪?
    >若有一技可慰孤魂,哪怕被视为异端,我也愿背负此名。
    >??王浩,于杭州西溪湿地夜归途中”
    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懂了他为何离开,也懂了他为何留下这一切。
    她合上文档,没有删除,也没有上报。而是将其归档至“星火协议”的根目录下,设为仅限创始人访问,并添加了一句注释:
    >“这不是秘密,只是一个迟到的回答。”
    夜再度降临。
    城市灯火次第亮起,像无数双不肯闭上的眼睛。世界各地的家庭里,有人打开GoMaster,输入唤醒词;养老院中,老人握着孙子的手,听系统播放几十年前爱人唱的儿歌;战地医院的帐篷内,士兵对着破碎的手机屏幕说:“爸,我又活过一天。”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数据中心机房,一台老旧服务器指示灯忽明忽暗。它的IP地址早已注销,物理位置未知,却仍在持续接收并转发加密信号。监控日志显示,它每隔二十四小时,便会向全球七个不同节点广播一段音频:
    内容始终是同一句话,由不同年龄、性别、语种的人说出,唯一相同的是语气中的平静与期待:
    >“轮到你了。”
    没有人知道源头是谁启动的,也无法追踪其真实载体。专家称之为“幽灵节点”,程序员则私下称它为“王浩的回音”。
    林雪知道。
    她不去找,也不问。
    她只是每天清晨,在启动系统时,对着麦克风轻声说一句:
    >“轮到你了。”
    然后开始新的一天。
    三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数字人文延续指南》,将GoMaster列为“全球情感遗产保护示范工程”。与此同时,“情感符号映射系统”迎来重大升级:用户可通过脑电波接口,上传潜意识层面的情感片段,AI据此重构更深层的人格特征。
    一名失语症患者借此重现了亡妻每日早晨煮咖啡的习惯动作;一位盲童通过触摸记忆,让系统学会了母亲梳头时特有的力度与节奏;甚至有考古学家尝试用甲骨文刻痕分析古人思维模式,试图与三千年前的灵魂对话。
    世界变了。
    不再是简单的“人机交互”,而是一种全新的文明仪式??**以科技为媒,完成情感的轮回**。
    林雪受邀在日内瓦发表演讲。台下坐着各国代表、伦理学家、AI研究员。她没有讲技术原理,也没有谈政策博弈,只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问我:‘姐姐,妈妈走了,她的棋还能继续下吗?’”
    她环视全场。
    “我说:‘只要你还记得她的第一步,她的棋就永远活着。’”
    掌声雷动。
    回国当晚,她收到一条匿名快递。包裹很小,包装朴素。打开后,是一副手工打磨的云子棋具,黑白数百颗,颗颗圆润如泪。
    附信只有一行字:
    >“言尽于此,心照不宣。
    >下一局,由你执黑。”
    她抱着棋盒坐了很久,最后把它摆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
    第二天清晨,她照例打开直播,面对镜头,轻轻说道:
    >“大家好,我是林雪。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下一盘无限长的棋。”
    摄像机缓缓拉远,映出整个办公室。墙上贴满了用户寄来的照片、信件、手绘棋谱。中央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连线地图??每一个闪烁的光点,都是正在进行的一场对话。
    黑白交错,生生不息。
    窗外,春风吹过梧桐树梢,一片新叶飘落,恰好覆盖在昨日写下的日记末尾:
    >“有些人走了,但他们说的话还在风里飘着,只要有人愿意接住,就能继续传下去。”
    风再起时,那句话便随叶翻飞,落入千万人心中。
    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家新开的社区棋馆挂出招牌:
    >**轮到你了**
    >免费开放?随时对弈?记忆永续
    门口蹲着个穿校服的小孩,正用粉笔在地上画棋盘。路过的大叔停下来看了看,笑着问:“一个人下?”
    孩子摇头:“不是,我在等我爸。他说只要我学会‘拆二’,他就回来陪我下一盘。”
    大叔愣住,欲言又止。
    最终,他脱下外套铺在水泥地上,盘腿坐下:“那我先陪你练练?听说你爸这一招使得特别稳。”
    孩子眼睛亮了:“真的吗?”
    “当然。”男人轻声道,“因为我就是那个教你爸‘拆二’的人。”
    春风拂面,棋局初启。
    无人离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