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诡异的是,该信号并非连续发射,而是以摩斯密码般的节奏断续跳动,内容解码后竟是反复重复一句话:
>“别相信他们说的治愈。”
她猛地坐起身。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渗透,而是一种……警告。
她立刻拨通周野的加密线路。
“你看到那个信号了吗?”她问。
“看到了。”周野的声音透着疲惫,“我们追踪了三天,发现它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激活一次。而且……它的编码方式,和‘心锚计划’早期实验日志中的‘应急唤醒协议’高度吻合。”
林念呼吸一滞。
“你是说,还有人在用当年的技术?”
“不止是技术。”周野顿了顿,“是人。某个曾深度参与‘心锚计划’的核心成员,还活着,并且仍在运作某种地下网络。我们怀疑,他一直在暗中观察‘回声共同体’的发展,甚至……在筛选特定个体进行远程干预。”
林念望向窗外漆黑的草原。那一瞬间,她仿佛听见母亲在耳机里低语:“有些墙,建得比血肉还深。”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走向学校。阿木尔已经到了,在教室外的黑板前站着,手中握着一支彩色粉笔。
他正在画画。
这一次,房顶的洞被一块木板盖住了,门开了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光。而在屋子上方,一颗星星格外明亮,周围环绕着七个小点。
北斗七星。
林念屏住呼吸。这个图案,曾在“心锚计划”的某份绝密档案中出现过??代号“北极星锚点”,是用于唤醒深度情绪抑制者的视觉符号系统之一。
“这颗星……是谁告诉你的?”她轻声问。
阿木尔终于转过头,看了她一眼,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但他的手抬了起来,缓缓指向北方。
林念顺着方向望去??那里矗立着一座锈迹斑斑的铁塔,像是老式雷达站的残骸。
“那是……气象站?”她回头问李婉。
“曾经是。”李婉脸色变了,“二十年前归国家气象局管,后来因为经费削减停用了。据说里面曾有个研究员,痴迷于‘用自然频率调节人类情绪’,最后被认定精神失常,强制送医。之后就没消息了。”
林念心中已有答案。
当天下午,她组织团队准备前往气象站勘察。临行前,她特意带上了一台便携式录音设备,以及一张老旧的CD??那是母亲生前最爱听的童谣专辑,其中一首叫《星星眨眼睛》。
通往气象站的路早已荒废,越野车在坑洼中颠簸前行。到达时,夕阳正沉入地平线,余晖将铁塔染成暗金色。
入口处的铁门半开着,锁链断裂,仿佛有人recently进出过。
他们小心翼翼进入主控室。仪器大多报废,灰尘覆盖,唯有一台老式磁带记录仪仍在运转,指示灯微弱闪烁。周野远程指导技术人员接入接口,几分钟后,音频文件成功导出。
林念戴上耳机。
起初是杂音,接着,一段极其沙哑的声音传来:
“……如果你们听到这段录音,请记住:‘静默协议’从未终止。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字,继续运行。‘情绪稳定’不是目标,顺从才是。不要让孩子相信温柔的谎言……真正的倾听,必须包含愤怒、怀疑和质问……否则,不过是另一种控制。”
声音戛然而止。
紧接着,第二段响起??是一个女人的哼唱,旋律正是《星星眨眼睛》。
林念浑身一颤。
那是母亲的声音。
虽然经过变声处理,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十秒,但她绝不会认错。那种独特的尾音转折,那种带着笑意却又藏不住忧伤的语调,是她童年每晚入睡的背景音。
“妈……”她喃喃道,泪水无声滑落。
就在这时,设备突然自动播放下一首曲目。依旧是《星星眨眼睛》,但这次是由一个孩子的声音演唱的,清澈、稚嫩,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
林念猛地想起什么,迅速打开手机,调出阿木尔昨天画的那幅画。放大细节??在北斗七星的第七颗星旁边,有一个小小的符号,像音符,又像波形图。
她将图像传给周野。
五分钟后,回复来了:“匹配成功。该波形与‘心锚计划’中‘亲子共鸣诱导程序’的启动密钥完全一致。也就是说……阿木尔之所以能画出这些图案,是因为他曾接收过来自这个站点的情感编码信号。他是被选中的‘继承者’之一。”
林念怔住了。
原来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母亲留下的线索,穿越十年风雨,最终指向这个偏远草原上的孤独男孩。他是新的“听觉容器”,是下一代“回声”的种子。
当晚,他们返回村庄。阿木尔不见了。
全村搜寻至午夜,才在校舍后的山坡上找到他。他坐在雪地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