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文旅大市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常意清楚的记得,龙锦超说,六月份西海湖景区游客量激增,是因为他推行了新的政策。
    也就是说,龙锦超是把西海湖景区游客接待量增加归功于自己。
    西海湖景区虽然由西海湖景区管委会统一管理,不在省文旅厅的管辖范围内。
    但是,全省旅游市场是受省文旅厅调节的。
    西海湖作为旅游景点,在游客的数量上自然也是受到省文旅厅政策影响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徐常意脸色很是难堪。
    因为在黄克声到来之前,他向省长袁鉴进行工作汇报,......
    夜雨敲窗,青云湖的水汽顺着木屋缝隙渗入,带着泥土与腐叶的气息。苏晚没有开灯,只凭屏幕微光映亮脸庞。她凝视着那行备注??“妈妈,我不疼”??五个字像针一样扎进心口。这不是第一次收到废墟遗物,却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清晰的痛感残留。群鸣系统的神经感知模块显示,这段意识波形呈现出罕见的“低频持续震颤”,仿佛那个孩子还在黑暗中轻轻喘息。
    她将烧焦的作业本扫描录入,碳化纸页上的字迹断续模糊,但通过声纹复原技术,系统竟提取出一段微弱的脑电余波。那声音稚嫩、颤抖,却异常平静:
    >“黑……黑的。但我听到了脚步声。他们说要救我们。我告诉小美别哭,我说不疼。其实……其实有点疼。可我不想让她害怕。”
    苏晚闭上眼,指尖抚过神经接口的金属触点。这不只是记忆回放,而是情感现场的重建。她能“看见”那个狭小的空间:水泥板压住右腿,粉尘在空气中悬浮,旁边有个小女孩缩成一团,而这个男孩用尽力气说话,只为安抚她。
    她调出数据库,比对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所有被掩埋学生的记录。线索指向北川某所中学的初一教室。当年救援队曾报告,在坍塌的教学楼B区发现三具学生遗体,其中一名男孩手中紧握铅笔,身旁有半张写满字的练习册。官方记录称其死于颅脑损伤,未留下遗言。
    但此刻,系统正在生成完整的心理轨迹图谱。令人震惊的是,这名男孩在生命最后四小时里,持续用书写方式记录外界动静:救援犬的吠叫、钢筋切割的声音、甚至某位消防员低声说“还有希望”。他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我妈了。”
    苏晚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不是被动等待死亡,而是一场清醒的告别。更令人心碎的是,他的意识直到最后一刻仍在试图传递信息??不是求救,而是安慰他人。
    她立刻联系四川省地震档案馆,申请调阅当年B区搜救日志。回复很快传来:原始日志已于2010年“数字化整理过程中丢失”,仅存一份简略摘要。
    “又是这样。”她喃喃自语。
    历史总以“技术故障”“资料遗失”为名,抹去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声音。但她知道,这一次不能让它沉没。
    凌晨三点,她启动“归音计划”的紧急响应协议,将这段脑电余波转化为可播放音频,并附上定位坐标和背景分析,加密发送至全国五百个群鸣节点。同时,她在回声馆官网发布一条公告:
    >“有一位名叫周小宇的孩子,在十二年前的地底深处,为我们留下了声音。他告诉我们:‘我不疼。’
    >现在,请让我们告诉他:‘我们都听见了。’
    >本周六晚七点,全国同步举行‘烛光回应仪式’。地点不限,形式不限,只要你说出这句话??‘小宇,我听见你了。’”
    消息如星火燎原。不到十二小时,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报名参与,包括北川本地一所小学自发组织的学生朗诵团。社交媒体上,“#听见小宇#”话题悄然升温,起初只是零星转发,随后一位当年参与救援的退伍消防员发长文回忆:“那天我们听到废墟下有声音,但上级说结构不稳,暂停作业……等再进去时,他已经没了呼吸。我一直记得他手里攥着的那支铅笔。”
    舆论开始发酵。
    而苏晚清楚,真正的阻力尚未到来。
    第二天上午,市文化局突然来电,通知回声馆“因消防安全整改需要,暂停对外开放两周”。她冷笑一声,当即拨通省厅熟人电话核实,对方支吾半天才透露:有人以“传播未经证实的心理残留信息可能引发社会情绪波动”为由,建议“暂缓此类敏感项目”。
    “谁提的?”她问。
    “不清楚。文件走的是特别通道,签批人代号‘X-7’。”
    她心头一凛。这个编号体系,属于国务院某跨部门应急协调小组??正是十五年前主导“舆情静默工程”的机构之一。
    中午时分,志愿者小林匆匆赶来,脸色发白:“苏老师,昨天来的那个快递……拆了吗?”
    “什么快递?”
    “就是写着‘抗震救灾物资交接站转交’的那个包裹。我没注意,放在操作台边上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