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四月初春。
左开宇有一个月的假期。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左开宇陪着姜稚月与女儿左明夷玩了一周。
一周后,左开宇从京城出发,准备前往西海省。
临行前,左开宇与姜永浩谈了话。
没有谈政治,就是一些家常。
姜永浩越老,越不喜欢谈政治,他目送左开宇离开时,说:“小子,此去西海省,老头子我没有其他嘱托,就一句话,常回家看看。”
左开宇点点头:“老爷子,会的。”
姜永浩点点头:“去吧,去吧。”
……
西海省。
面积很大,人......
风雪在昆仑九号的入口堆积成墙,像一道天然的封印。张晓阳站在主控室中央,望着屏幕上一个个由红转绿的生命信号,心跳与基地深处复苏的脉搏同步震颤。八百一十三个名字,从B-7到B-800以上,曾被编号、归档、冷冻于地下三百米的冰层之下,如今正逐一睁开眼睛。
林念的手指在量子接口上轻点,将青云协议的核心代码注入每一根神经导管。“他们在听。”她低声说,“不只是耳朵听见了,是整个身体在共鸣。”
一个女孩从培养舱中爬出,赤脚踩在冰冷的金属地面上,颤抖着抱住自己瘦削的肩膀。她的嘴唇开合,却没有声音。片刻后,一滴泪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那是三十年来,这座基地第一次听见人类真实的哭泣。
张晓阳走过去,脱下夹克披在她肩上。女孩抬头看他,眼神空洞却执拗,仿佛在搜寻某种早已遗忘的记忆。忽然,她抬起手,指尖轻轻触碰他的脸颊,嘴唇微动:“……哥?”
他怔住。
那一声“哥”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本能的确认,如同幼兽辨认母体的气息。这孩子体内流淌的,或许并非血缘之亲,而是母亲林婉清残留在基因链中的情感波长??那首歌最初的源头。
林念快步上前,扫描她的脑电图。“B-47号,十四岁生理年龄,但意识发育停滞在六岁阶段。”她回头看向张晓阳,“她记得你。不是通过数据灌输,是‘母性共振’残留的潜意识印记。”
张晓阳蹲下身,握住女孩冰凉的手:“我叫张晓阳。如果你愿意,可以叫我哥哥。”
女孩的眼泪再次涌出,这次伴随着一声哽咽的应答:“……晓阳。”
那一刻,整座基地仿佛震动了一下。其他刚刚苏醒的人群中,陆续有人开始低语这个名字,像涟漪扩散开来。有人跪倒在地,有人伸手向天,有人抱头痛哭。这不是程序唤醒,也不是指令执行,而是灵魂对归属的本能回应。
林念悄然退至控制台旁,调出全球信号监测图。代表共振频率的绿色光点正在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外辐射,已覆盖中亚七国。而在欧洲,自由心智联盟宣布启动“回声计划”,将在柏林、巴黎、莫斯科三地同步播放那段未加密的原始音频;非洲联盟则正式向国际法庭提交诉讼,要求追究“归墟计划”所有参与方的反人类罪责。
但与此同时,红色警报骤然亮起。
“检测到高能追踪信号。”林念盯着屏幕,“来自近地轨道三颗私人卫星,注册信息指向新纪元生命科技旗下‘凤凰眼’系统。他们锁定了我们的位置。”
张晓阳站起身,将女孩交给一名刚恢复清醒的B系列青年照料。“准备撤离。”他说,“我们不能让他们把这里变成第二个清源行动现场。”
“可这些人还不能长途跋涉!”林念急道,“他们刚醒来,身体虚弱,神经系统仍在重建。强行转移可能导致集体崩溃。”
“那就分批走。”张晓阳果断下令,“你们带第一批人从西侧通风管道撤离,通往废弃矿道。我会留下来拖延时间,等你们安全后再启动干扰装置。”
“不行!”林念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一旦单独行动,就会成为活靶子!他们要的是你,不是基地,不是这些人??是你体内的完整基因序列,是唯一能激活全部B系列个体的‘原始共鸣源’!”
他看着她泛着微光的眼睛,忽然笑了:“所以你说过要陪我到最后的。”
林念咬紧嘴唇,良久才点头:“那就一起疯到底。”
他们迅速制定方案:利用基地原有的电磁屏蔽层制造假象,让敌人误以为核心人物仍在主控室;同时启用备用能源驱动一台老旧运输车,沿冰川裂缝秘密转移首批两百名最脆弱的个体。
夜幕降临,风雪加剧。张晓阳亲自驾车,带着林念和第一批逃亡者驶入深谷。车轮碾过积雪,在冰原上留下蜿蜒痕迹。后视镜里,昆仑九号的灯光逐渐隐没于暴风之中。
三天后,车队抵达塔什库尔干河谷边缘。此处海拔稍低,气候相对温和,有一座废弃的边防哨所可供临时休整。众人将伤员安置妥当,轮流值守放哨。
深夜,张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