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电力飞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可世顿觉颓然,他就知道五百万一台是个噱头,专门用来钓鱼的——鱼果然上钩。
    『电力飞行』确实已经到了资金耗尽的状况,没有订单,没有风投,没有故事可讲。
    这一天的参观虽然短暂,但凯莉基本把『电力飞行』的老底摸清。特别是看过代工厂后,她更是确定这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要麽卖公司,要麽挖你的人,这招太狠了。
    ——
    凯莉抵达的第三天,终于迎来了「电力飞行」的实机表演。在一片开阔的试飞场上,一架重达一点五吨的验证机静静地停在地面。
    随着三十六台小型电机风扇的启动,机身缓缓升空,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验证机的表现令人惊艳——它不仅能原地掉头,完成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还能通过调整风扇角度,以最高三百公里的时速飞行。
    如果将时速降至一百五十公里,其最大航程可突破三百公里,完全能够满足城际间的交通需求。
    通过现场直播,远在迈阿密的周青峰全程观看了试飞过程。他对验证机的性能表示满意,但只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把碳纤维机身换成玻璃钢。普通级碳纤维每公斤价格上百元,而玻璃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取消那个漂亮的大圆弧舱盖,改为封闭式设计。驾驶舱的玻璃也不需要那麽大块,改用框架结构,换成小块玻璃即可。
    我们的产品首先是用来运货的,必须把造价降下来,然后是使用成本必须降低。」
    周青峰在视频中强调,「雷射雷达什麽的可以先不装,反正初期是有人驾驶,没雷达一样能用。」
    最后,他要求「电力飞行」尽快投产,并派人到迈阿密进行调试。
    因为飞行器必须接入米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空管系统,后续还有大量的测试工作要做。
    『电力飞行』的老总听到这话,脸上笑开了花。然而,他的笑容还没持续多久,凯莉就抛出了一份收购提议:
    五千万人民币买下公司,同时接手大约三千万的银行贷款和供应商货款。
    老总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像只煮熟的红虾,差点当场骂娘,直接拒绝了凯莉的提议。
    可事情还没完。
    当晚,马可世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威廉·康格斯已经担任「圣光」飞行子公司的CEO,急需一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副手。
    周青峰给马可世开出了二十五万美元的年薪,相当于他原工资的三倍。马可世只犹豫了一晚,便痛快答应前往米国。
    马可世的辞职引发了「电力飞行」内部的动荡。公司上下几十号人早就知道老总资金炼紧张,纷纷开始寻找退路。
    毕竟,国内竞争太激烈了,好职位不等人,被抢了就没了。
    仅仅两天时间,「电力飞行」的老总就扛不住了。
    因为银行听到风声,也上门催债。他们担心,如果外商另立门户,『电力飞行』的银行贷款就会变成烂帐。
    与其如此,不如趁公司现在还值点钱,赶紧卖掉。
    在多方施压下,凯莉又将收购价提升到六千万人民币,老总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将公司卖给『圣光』。
    明面上,凯莉此次的工作已经完成,直到一名叫萧金浪的省科技厅处长登门拜访。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