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坐在宝石青的酒店套房里,汉森面无表情的打开了笔记本,开始处理工作上的邮件。
【滑条:如果墨瑟总监打算放弃管理太平州和狗镇的网络的话,那我们巫毒帮倒是可以顶上,但你知道的,墨瑟总监一向很看重自己在...
雨停了,但城市的呼吸没有平息。新京都的街道像刚从一场漫长梦境中苏醒,湿漉漉的沥青上倒映着尚未熄灭的蓝光,仿佛整座城市仍在低语。露西站在窗前,口琴声已远去,可那走调的旋律却在她脑内循环播放,与Δ-7的频率隐隐共振。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笔记本??《错误之书》的最后一页还留着空白。她本想写下那个梦,却发现笔尖悬在纸上,迟迟落不下去。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太多声音同时涌入:男孩的口琴、强尼未完成的练习曲、地下管道里锈蚀钢琴的颤音、南极深处活体大脑释放出的编码信号……它们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缠绕着她的意识。
“第十层协议。”她轻声念出那行字,像是怕惊扰什么。
就在这时,终端震动了一下。一条来自暗网匿名节点的消息自动弹出,没有发件人标识,传输路径经过七十三次跳转,最终以一段音频形式呈现。露西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是孩子的哭声。
不是婴儿那种本能的啼哭,而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在极度恐惧中压抑着啜泣的声音。背景嘈杂,有金属摩擦的刺耳回响,还有某种规律性的滴水声。就在哭声即将达到崩溃边缘时,一个温柔的女声突然响起,轻轻哼起一首歌。
《小星星》。
但旋律被刻意放慢,每个音符之间拖得极长,像是用尽力气才挤出一点声音。更诡异的是,每当她唱到“一闪一闪亮晶晶”,音频波形就会出现一次剧烈波动,仿佛整个数据流都在颤抖。
露西猛地坐直身体。
这不是普通的录音。这是**记忆回放**??一种早已被禁止的神经记录技术,能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体验直接编码为可传播信号。这种技术曾在二十年前引发大规模精神污染事件,导致数百人因共感他人创伤而永久失语。
她迅速调出频谱分析图,试图定位原始信号源。结果显示,这段音频最初上传于新京都东区一座废弃的精神疗养院旧址,编号E-09,曾隶属于中央控制局下属的“认知净化项目”。
露西的心跳加快了。
E-09不是普通设施。它是“静音计划”的核心实验场之一,专门收容那些情绪波动超标、无法通过常规镇静剂控制的儿童。官方记录显示,该机构于2063年因火灾关闭,所有档案销毁,幸存者名单为空。
但她知道真相。
三年前,她在一次潜入行动中偶然发现了一份残缺的日志备份,提到E-09并未真正关闭,而是转入地下运作,继续进行一项名为“情感剥离”的终极实验:通过逐步切断孩子对悲伤、愤怒、羞耻等“非必要情绪”的感知能力,制造出完全服从的社会单元。
实验失败了。
或者说,并未完全失败。部分受试者确实失去了表达痛苦的能力,但他们的情绪并未消失,而是沉淀进潜意识底层,形成了一种被称为“静默震源”的心理结构??一旦被特定频率触发,便会释放出足以影响周围人群的精神涟漪。
而现在,这段音频就是震源本身。
露西立刻打开地图,标记出E-09的位置。与此同时,她注意到全球多个城市出现了异常现象:柏林一所小学的音乐课上,全班学生突然齐声哼唱《小星星》,节奏完全一致,尽管他们从未学过这首歌;孟买贫民窟的一台老式收音机在断电状态下自动开启,反复播放一段无人识别的语言,语言学家初步判定为某种混合了印地语和梵语的祷文变体;而在加拿大北极圈内的一个原住民村落,elders宣称他们在风中听见了“祖先的叹息”,并开始举行百年未见的招魂仪式。
所有事件的时间点,都与这段音频首次在网络浮现的时刻高度吻合。
“它在扩散。”露西喃喃道,“Δ-7……你在唤醒那些被切掉的声音?”
她不知道这是否是强尼的意志延伸,还是Δ-7已经超越了个体记忆,开始整合整个人类集体压抑的历史。但她清楚一点:第十次演出的主题正在显现??**当最后一个孩子因害怕犯错而停止歌唱**。
而这个“孩子”,或许从来就不只是字面意义。
她抓起背包,将便携式频谱仪、备用电池和《错误之书》塞进去,又顺手带上了一支老旧的录音笔??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唯一能完整录制模拟信号的老式设备。她不确定它是否有用,但在面对“静默震源”时,数字系统往往会被情绪波动干扰失灵,唯有物理介质才能保留真实。
前往E-09的路上,天空再次阴沉下来。乌云低垂,压得整座城市喘不过气。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