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4章高兴傻了(第1/2页)
“薛……薛将军?”
宝音想到薛怀嗣,不由得想到了那日在东市上被他救下时的情景。
小脸醺红,不好意思地道:“他当然很好。这几日,有不少人提起他,我多多少少也听了一些。听说,他很早就跟着老国公上战场了,是个难得的少年英雄,”
比起那些北溟的儿郎,还要英勇不少。
楚琬宁见她一副小女儿的娇态,心里不由一喜,想着这事有希望。
忙趁热打铁,“那若是与你成婚的人,是他,你可愿意?”
“灵毓姐姐,你说真的?”
宝音双眼清亮,透着些许欣喜和羞涩,但转瞬想到什么,小脸又垮了下来。
苦笑道:“姐姐,你就别拿我逗趣了,怎么可能呢?就算要联姻,肯定也是从几位王爷里选一位,怎么可能与薛将军?”
就算薛将军肯,恐怕大雍皇帝也不会允许。
哪个君主会允许一个臣子迎娶敌国的公主?
楚琬宁却不像她这么悲观,说道:“事在人为,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可能?”
有些事若是放在平日里,或许的确如她所说。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
前有北溟,后有南岄,父皇也不会想看到两国前后夹击的局面。
昨晚谢凛跟她提起此事的时候,她就仔细想过,还真的让她想到了一个法子。
宝音见她似是有主意,连忙追问:“灵毓姐姐,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办法?若是有,那宝音愿意尝试。”
无论如何,她都想为父王、为自己拼搏一次。
哪怕最后死在王叔的剑下,她也绝不会后悔今日做下的决定。
楚琬宁虽然不忍她着急,但也没有马上把想法说出来。
毕竟能不能成,还要看父皇那边的意思。
万一自己现在说了,却没有成,岂不是让宝音空欢喜一场?
于是,她当即起身,“今日来,主要就是询问你的意思。你且再等等,有消息了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你。这些日子,你只需按兵不动即可。”
“……好。”
宝音紧了紧拢在袖中的双手,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楚琬宁离开驿馆,直接就回了公主府。
薛怀嗣见她回来,一刻都按捺不住,赶忙上前询问,“表妹,怎么样,公主可有说自己愿不愿意吗?”
“她愿意也没用,关键还是要父皇那边点头。你且稍安勿躁,等濯渊回来,陪你一起回一趟国公府。先说服了外公他们,咱们就即刻进宫。”
“好。”
薛怀嗣想到宝音那边点了头,高兴得合不拢嘴。
谢凛回府的时候,就见他一个人坐在庭院里,一边捧着茶杯一边傻笑,以为他受了什么刺激,把楚琬宁拉到一旁询问:“表兄这是怎么了?”
“高兴傻了呗,说不定,这就好事将近了。”
楚琬宁简单地解释了几句,问他,“你说,我的想法怎么样?”
“好是好,但……此事恐怕还需要皇祖母从中斡旋。与其直接去见陛下,不如先去见皇祖母。”
谢凛听了她的想法,觉得此事的成功率很大。
可也没盲目地恭维。
楚琬宁想了想,点点头,“那待会儿,咱们先去一趟勋国公府,然后就进宫。时辰不早了,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走吧。”
“表兄,别傻笑了,走了。”
她走过去拍了下薛怀嗣的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4章高兴傻了(第2/2页)
薛怀嗣这才注意到谢凛回来了,忙去拉他,“谢大人,你回来了就好,快,跟我和表妹回一趟国公府。”
面对霁月清风的谢凛,他还是不习惯称他妹夫。
谢凛一边抽回手一边道:“表兄先别着急,等备好马车再走。”
“对对对,是我太心急了。”
薛怀嗣有点坐立难安,夜骁刚过来禀报说马车备好了,他起身就走。
楚琬宁和谢凛相视一笑,都觉得有点无奈。
等到他们坐着马车来到国公府门前,薛怀嗣第一个下车去拍响了府门。
薛伯谦见儿子风风火火地往里走,他拧眉唤住他,“你这着急忙慌的,做什么去?既然告了假,一大早不在府里,跑哪儿去了?”
“去找表妹。”
薛怀嗣心急,“爹,您别拦着我,我要去找祖父。”
“去找你祖父做什么?”
薛伯谦刚要继续训斥他,就见楚琬宁和谢凛来了,脸色顿时一变,笑着迎了上去。
见状,薛怀嗣撇撇嘴,忍不住呢喃:“到底谁是您亲儿子?”
“你这个臭小子,在我身后嘟嘟囔囔的,说什么呢?你表妹来了,还不赶紧过来?”薛伯谦瞪他一眼,吩咐下人上茶。
薛怀嗣道:“爹,别忙叨了,我是跟着表妹他们一起回来的,有正事要与祖父商议。对了,您和娘也一起听听吧。”
“你这臭小子,不会是在外头惹出什么祸事来了吧?”
薛伯谦闻言,不禁开始多想,脸色也跟着阴沉下来。
楚琬宁赶忙解释:“不是,表兄没有惹祸,而是有件事要与外公和舅舅你们商议。咱们还是先去外公的院子,等人到齐了再说吧。”
薛伯谦听了外甥女的话,脸色总算变得好看一点。
吩咐下人去请夫人过来,然后一行人一起去了薛兆的院子。
彼时,薛兆正在欣赏他新得的两幅珍品。
见一家人都来了,他疑惑地看向几人,“你们怎么都过来了?找老夫有事?囡囡,你也来了?快,过来,来外公这边。”
楚琬宁快步走过去,将他手里拿着的画卷放到桌上,“外公,等会儿再欣赏,有点事要与您商议。”
“哦?什么事?你说吧,只要外公能办到的,一定帮你办了。”
薛兆的心情很好,脸上始终带着笑。
楚琬宁看了谢凛和薛怀嗣一眼,将目前的形势和他们的想法说了一遍,问道:“外公,舅舅,舅母,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只要你们点头,我们便进宫去请示父皇。”
“琬宁,不是我们不同意,而是,这事能成吗?”
薛林氏心里有顾虑,她担心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反而招来皇上的猜疑。
公公与皇上之间,本就心有芥蒂。
这些年,他们一家人留在边境,皇上难免会多想。
虽说上交了兵符,可皇上能否对薛家彻底放心,还很难说。
在这个节骨眼上,弄出这样的事来,实在是有些危险。
薛兆和薛伯谦也是这个意思,两人点点头,脸色都有些凝重。
楚琬宁想了想,觉得他们会有这样的顾虑也属正常,提议道:“不如这样吧,我与濯渊先进宫,与皇祖母说一说,询问一下她老人家的意见。若是皇祖母那边说通了,再由她老人家去问父皇的意思,应当就万无一失了。”
薛林氏闻言,松了口气,笑笑:“若是能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