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历代帝王盯上了大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末清初的时候,推广范围逐渐越来越大。
    同样明末清初,马铃薯土豆也传入了中原王朝,局部地区开始种植!
    产量与适应性几乎与番薯类似,也是一种非常惊人高产的农作物!
    【李世民:又一种高产作物?!这个什么大清运气这么好?!大明为他们实验其他两种农作物,这又一种高产农作物问世,那以后还有什么饥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历代帝王盯上了大清?!(第2/2页)
    【赵匡胤:越是往后的王朝,在这排行榜上,果然越是有利!】
    帝王们都羡慕不已!!
    【多尔衮:果然我大清的天眷顾!!】
    【朱元璋: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如果能的话,他倒是多少会有些迟疑……
    不过敢逼死自己嫡系后人者,还是都得死!
    【刘邦:在我看来,有这么多高产农作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可这……仅仅是第二吗?这龙国的粮食产量还能更高?】
    画面继续播放,现在播放的不是新品种的农作物得到推广。
    而是有关于粮食上的政治博弈。
    当玉米,番薯,土豆等农作物大范围扩广开来时。
    已经是大清初期了,许多留着金钱鼠尾的百姓映入众人眼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嬴政:这就是大清之人?怎如此丑陋?头发怎么成了老鼠尾巴?】
    【刘邦:但许多人的面相看起来确实是我中原之人。】
    【朱由崧:是剃发易服令,清贼逼死我大明皇帝后,便要所有人都得如剃发!】
    【李世民:剃发易服?!就算是为了维护新王朝的统治,这样的手段也有些过了。】
    纵然是始皇帝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毁掉了不少书籍之类的。
    却也没有要强制六国剃发易服。
    【朱元璋:有些人不像是中原之人,朕的大明竟是被异族所灭?】
    事关大明,朱元璋看得更加仔细,那天幕上除了一个主画面外。
    四周还有许多小窗口画面。
    里面播放的是一件件与粮食有关的故事。
    正是这些事情,汇聚成了大清惊人的粮食产量。
    【嬴政:异族!?】
    这一发现,当即也牵动了始皇帝嬴政那一条敏感的神经。
    而接下来天幕展示的画面,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清初,由于多种农作经过明朝的沉淀。
    在这时期得到了爆发。
    但百姓们却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是更难了。
    大清入关后,表面上许多都是沿用旧朝的制度。
    但实际上却是重税压榨农民。
    同时发布了“圈地令”,允许满族贵族侵占汉人农田。
    导致大量汉民失去土地。
    除此之外,汉人们交不起高额赋税。
    被迫“投充”成为了清廷贵族的奴仆。
    自己的田地,财产全部都被清廷贵族占为己有……
    而在这些关乎田地,粮食的新律,以及剃发令下……
    大小叛乱不断,饿殍千里,鲜红充斥着一个个画面……
    就是现在多尔衮依然在南下清除叛乱的路上!
    【朱元璋:这么多的土地,这么多粮食,你们就这样对待天下百姓!你们可真该死啊!!】
    【赵匡胤:虽然粮食产量确实提升了,但比起大明来说,百姓们所能得到的粮食却更少了,作为一个王朝开端,叛乱如此多,如此多苛政,还真是少见,按理来说,稳住统治,怀柔才是上策。】
    【李世民:这些大清之人不同,他们的行事风格看起来带有很重的游牧风气,目光短浅,行为不顾后果,或许一开始只是想劫掠一番便走,就是苦了百姓。】
    多数皇帝上台后,也会清除对手。
    但不会这样去掠夺,强取豪夺百姓的田产,从而导致新朝代建立后。
    竟还会起这么多叛乱!那不划算,对名声也不好。
    【忽必烈:征服,胜利,总是伴随着血腥!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多尔衮:没错!】
    多尔衮感觉自己总算是找到了知音。
    【嬴政:不过有这几种农作物在,后世君主哪怕是一头彘,人口也必能再度腾飞,不过却令人甚是不喜,如此好事竟落在了异族身上。】
    【朱元璋:就好像是一个小瘪三登上了历史舞台。】
    【嬴政:不错,若是有机会,朕必除掉这异族!】
    【刘邦:呵呵,你不会是盯上他们的粮食了吧。】
    【嬴政:是你有这种想法,才会如此怀疑朕的吧。】
    嬴政没有否认,现在斥候派出,最新消息还没有送来。
    但如果真如之前猜测的那样。
    他们在同一个世界了。
    那拿下大清,不仅是能让自己念头通达。
    更是有利于大秦未来的好事!
    从那些贵族手里掠夺粮食,他一点负罪感都没有。
    就算粮食抢不到,那弄到那些高产量的农作物种子。
    也能改变大秦的生活质量。
    这是利在当代,也功在千秋的双赢之事。
    【刘邦:我等可不是暴君,想要的东西,自会通过更合适的手段去拿。】
    刘邦夹枪带棒的讥讽道。
    多尔衮内心却多了一些不安。
    这些历代的皇帝,似乎盯上了大清?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