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睁而死,身躯屹立不倒。
进攻沂蒙山区的是清军名将准塔。
他兵力多达一万,同样采取封锁和扫荡结合的策略。
田振国率领军民与敌周旋,地雷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炸得清军胆战心惊。
然而,在一次转移途中,由于叛徒告密,田振国所部被清军重兵包围在一个叫“狼窝崮”的小山头上。
弹尽粮绝,突围无望。
田振国身负重伤,看着身边仅存的几十名伤痕累累的战士和政工人员,
他平静地对那位善于鼓动的“铁嘴李”说:“老李,看来,咱们是没法亲眼看到鞑子被赶出去的那天了……但是,咱们这腔血,不能白流!”
“铁嘴李”抹了把脸上的血和汗,嘶哑地喊道:“队长放心!咱们沂蒙山的石头硬,咱们的人的骨头更硬!跟狗鞑子拼了!”
最后的时刻,田振国拉响了身边最后一箱炸药,与冲上山顶的清军同归于尽。
“铁嘴李”和剩余战士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狼窝崮上,鲜血染红了岩石。
胶东方面,清军调动优势水陆兵马,重点清剿张大明部和“浪里蛟”的海上力量,试图一举荡平。
在一次激烈异常的海战中,“浪里蛟”海首领的旗舰被清军密集炮火击中,船身严重倾斜,烈焰升腾。
他拒绝部下劝降,毅然下令点燃火药舱,在震天的爆炸声中,与数艘逼近企图跳帮的清军战船一同沉入冰冷的海底,玉石俱焚。
张大明率领陆上部队在沿海崎岖的丘陵地带与清军兜圈子,周旋苦战。
虽然利用地雷和灵活战术给清军造成了不小伤亡,但在清军优势兵力反复扫荡下,根据地的村庄被大量焚毁,群众损失惨重,幸存者流离失所,部队的活动范围被极大压缩,生存空间日益艰难。
面在清军优势兵力的疯狂镇压和残酷的“三光”政策下,各个根据地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
太行、沂蒙、胶东等主要根据地面积大大缩小,兵力锐减至原来的十之二三,许多优秀的指挥员和骨干力量在血战中英勇牺牲,军民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
一时间,敌后战场阴云密布,进入了最艰难、最黑暗的至暗时期。
消息传回武昌,统帅部内一片悲愤。柳明老泪纵横,捶打着桌面:“振国……大山……多少好儿郎啊……”
覃玉强忍悲痛,处理着雪片般求援和报告损失的文件,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就连一向沉稳的向拯民,也站在地图前,久久沉默,眼中燃烧着压抑的怒火和深深的痛惜。
然而,在这至暗时刻,信念的火种并未熄灭。
太行山的覃宏武,带着仅存的两千多人,转移到了更深、更险的山区。
他对着疲惫不堪但眼神依旧坚定的战士们说:“弟兄们,咱们的血不会白流!鞑子越是疯狂,说明他们越是害怕!坚持下去,大统领和武昌,绝不会忘记我们!”
胶东的张大明,在失去海上盟友后,带着残部化整为零,融入百姓之中,他对手下说:“海老大走了,但海还在!咱们的人心没散!地雷还在响,这胶东,就还是咱们的天下!”
烈火燎原,虽遭暴雨倾盆,但深埋于地下的火种并未熄灭。
它们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以更加炽烈的方式,冲天而起,焚尽一切腐朽与黑暗。
这场残酷的铁血围剿,虽然重创了各地的抗清力量,但也彻底暴露了清廷的残暴,更加坚定了无数人抗争到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