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稳;此番他却主动攻取徐州,若俺料得不差,却应是因为立足山东已稳,故此有意淮泗。刘公对他狡诈如狐的评价,如今看来确实半点不错。俗云:无利不起早。小邓还真就是这样的人。
王显忠啐了口,接口说道:亏他上来的奏章,还好意思震天价的自诩忠直!忒也无有羞耻。着实可恼!
罗文素摇了摇头,说道:何止如此。这回他打下了徐州,以俺看来,不出五日,必又有奏折送来。
必又有奏折出来?却是为何?
自然为邀功请赏。
做人,怎可无耻到这等程度!王显忠不读书,没有什么文化,是个武夫,听了罗文素的推测,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哇呀呀乱叫,只可恨手中无刀、距离邓舍也太远,要不然怕不就当时便要拔刀去砍邓舍之头了。
刘福通微蹙眉头,伸手虚虚地往下压了一压,示意诸人静声,说道:燕王非池中之物,自不可以寻常人看待之。
阳奉阴违、狡诈如狐八字评语是刘福通下的;非池中之物也是刘福通说的。与会诸人面面相觑,都是云山雾罩,不知他究竟是何意思。
距上次给邓舍下圣旨才过了不到一年,刘福通头上的白却明显增加了许多,面容也更加清瘦,额头上多了不少皱纹,才四十多岁的人,老态已然渐现。王显忠性子直,问道:哥哥此话何意?
刘福通不答反问,说道:你们从这道军文中就看出了这点东西?
刘六、王显忠皆不解其意,大眼瞪小眼。
罗文素思忖片刻,试探地问道:刘公是否想借此机会,再促小邓南下、规复汴梁?一旦邓舍打下曹州,数日便可抵达汴梁郊外。
刘福通不置可否,转目看向丁国珍。
丁国珍现任监察御史,文武全才,耿直敢言,乃是刘福通的得力臂助,他捻着颔下胡须,说道:平章大人所言甚是,咱们当然可趁此机会,下圣旨给益都,促燕王南下、规复汴梁。只是,。
平章大人,指的是罗文素,罗文素现居平章之职。
只是怎样?
以卑职浅见,燕王却不一定肯服从旨意。
上回令海东南取徐州,邓舍就没奉旨;这回再令其规复汴梁,难道他就会奉旨了么?一次不肯奉旨倒也罢了,找个台阶、装装糊涂,还可以糊弄过去,可是如果接连两次都抗旨不尊,朝廷尊严何在?小明王与刘福通脸面何在?丁国珍所忧虑的甚是。
然则以丁大人之见,该如何是好?便不理不问么?如若小邓果然上奏请赏,便也赏给他不成么?
不理不问,自然不成。顺其意而给赏,当然更不成!如果这样做了,堂堂朝廷不就更没有脸面可言!成了傀儡么?
那该怎么办?
卑职倒是有一计。
何计?
二桃杀三士。
刘福通来了兴趣,说道:噢?如何二桃,怎么杀三士?愿闻其详。
徐州地处要道,控扼淮泗,俯瞰江南,西通汴梁。自古百战之地,此兵家必取之要津也!卑职斗胆断言,不止燕王想占据此镇,恐怕吴国公对它也是觊觎已久了!
那又怎样?
既然燕王、吴国公都想占据这块地方,那么徐州便足为一桃!
徐州是一桃?刘福通似有所悟,问道,另一桃又是何地?
汴梁,乃我旧都。察罕得之,定不容有失。也可为一桃。
徐州、汴梁分别是两个桃子,可这两个地方风牛马不相及,又如何才能扯到一块儿,杀掉三士呢?况且,三士,又分别是谁?
燕王、吴国公、察罕帖木儿,此为三士。
诸人越听越是迷茫,王显忠不耐烦地问道:丁秀才,有话你就直说,何必卖弄关子!怎么用这两桃,怎生杀这三士?
先,说徐州。适才平章大人言道,不日内燕王必有请赏的奏折送来,卑职以为然。敢问刘公,打算如何回应?
以你之见呢?
以卑职之见,最好先不要给他明确的答复,可以含糊其辞,给他回个文。然后,同时写封密信,送给刘十九。教他说服燕王,借我精兵若干,以为交换。如果燕王答应,则便可下一圣旨,把徐州给他。
若他不同意借兵给我呢?
那便将徐州给吴国公。
给吴国公?
罗文素拍案叫绝,说道:真妙计也!诚如丁大人先前所言,徐州,燕王所欲、亦吴国公所欲也。若是燕王不肯借兵,刘公便将徐州赏给吴国公。如此一来,吴国公得了好处,必会对刘公言听计从。
王显忠也反应过来,喜道:吴国公既对哥哥言听计从,那么从小邓处借不来的兵马,也就可以从吴国公处借来了!好计策,好计策。
以安丰现有的实力,肯定是没办法将徐州抢过来的,既然抢不过来,干脆就不要。用一个名义上的城守之职、用一道轻飘飘的圣旨换来数千、乃至上万的精兵,的确是一笔好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