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符命绑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人每到一处郡县,都会召集臣民,向他们宣读符命。
    “太乙”便是“泰一”,“太乙五帝”合并起来,即是“皇天上帝”。
    当他们宣读并讲解新朝的符命时,实际上是在传达皇天上帝的崇高旨意。
    因此,颁布符命这一举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符命不仅证明了上天允许王莽称帝,更是对新朝建立的“批复”。
    为了让天下四夷皆知此事,王莽必须确保这一消息的广泛传播,而五威将帅们的装扮也需充满神圣感,以彰显其重要性。
    尽管这种做法在看似有些儿戏,但对于王莽这位通过禅让上位的皇帝而言,这些符命是他宣扬自身即位合法性的关键。
    在“五威”队伍中,“五威将帅”主要担当着传播符命的重任,他们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的宣传队或理论干部。
    随后,王莽更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监察系统,名为“五威司命”,用于监督上公四辅及以下的所有官员。
    这一要职由王莽深为信赖的统睦侯陈崇担任。
    同时,王莽还设立了“五威中城四关将军”这一军事组织。
    与其他军事组织不同,它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安全。
    在国家的五个关键地点,王莽都布置了将军,他们分别扼守着重要的关隘:
    五威前关将军王级镇守绕霤,被封为明威侯。
    五威后关将军王嘉扼守壶口,被封为尉睦侯。
    五威左关将军王奇把守函谷关,被封为掌威侯。
    五威右关将军王福防守成固,被封为怀羌子。
    这四位将军分别镇守着关内周边的四个要害之地,都是王氏家族的一员。
    而最为重要的五威中城将军则肩负着京师的警卫与治安任务,
    守护京师的十二个城门,这一职位由崔发担任。
    崔发之所以被委以重任,不仅因为王莽对他的信任,
    更因为五威中城将军的职务与符命紧密相连,寓意着“中德既成,天下说符”。
    如此,一支直接受命于王莽,集宣传、理论、监督与安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队伍逐渐成形。
    正如“威命”二字所蕴含的意义,这支队伍的核心便是符命。
    符命,对于新朝而言,不仅是其立国的基石与合法的源泉,更是王莽的灵魂所在。
    维护符命,便等同于维护王莽的统治。
    扬雄在新朝成立后,被调任为中散大夫。
    为了表达对王莽的忠诚,他也献上了一篇颂扬符命的华美文章。
    这篇名为《剧秦美新》的文章,不仅是对王莽的赞美,更是对符命的歌颂。
    扬雄以文豪的身份撰写此文,显然也是对自己的处境有所不安,需要通过此文来自保。
    当这篇文章在未央宫王路堂被高声诵读时,全场鸦雀无声。
    《剧秦美新》中的“剧秦”部分,详细阐述了秦政的反动之处。
    而“美新”部分,则大力赞美了新朝的正义与合理。
    扬雄并未将秦朝视为一般的历史教训,而是将其视为邪恶势力进行批判。
    然而,有一个问题引人深思:“汉朝又该如何评价呢?”
    扬雄在文中并未贬损汉朝,反而赞扬其废除了秦政中最为苛酷的部分,并扶持了儒家的复兴。
    但他也指出,汉朝并未能彻底清除秦政的遗留问题,也未能全面建立儒家所倡导的王制。
    因此,汉朝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扬雄笔下仅具有过渡意义,被其一笔带过。
    扬雄强调,新朝的建立并非基于汉朝的延续,而是对秦政的彻底拨乱反正。
    秦朝短命而亡,汉朝虽长期存在但灾异频发,最终上天选择降下符命,由新朝取而代之。
    在扬雄的笔下,这些符命呈现出一种奇异而独特的风格。
    既华丽又雍容精致,同时又不失神奇、诡异与隐晦之美。
    文章音韵铿锵有力,字字如同珍珠般珍贵。
    平日里,扬雄常被人们戏称作“孔子”。
    因为他曾模仿《论语》创作了《法言》。
    又模仿《周易》写下了《太玄》。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有人推崇备至。
    但更多的人认为他并不足以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
    然而,在《剧秦美新》被高声诵读的那一刻,朝臣们仿佛真的听到了孔子与圣王之间的对话。
    在《剧秦美新》的结尾部分,扬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建议。
    既然新朝已受命于天,那么王莽理应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王莽对这个建议表示欣然接受,并宣布在改制基本完成后将东巡泰山进行封禅。
    尽管扬雄本人对政治并不热衷,但在这一刻,他无疑将自己摆在了阿谀奉承的位置上,成为了新朝与王莽的忠实拥趸。
    与那些在废墟之上艰难崛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