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国玉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的王政君,仍然沉浸在王莽突然举行禅让大礼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中。
    她的思绪飘回了遥远的过去,那时她刚成为汉宣帝的儿媳,汉朝正值鼎盛时期,国力雄厚。
    然而,现在,这个伟大的皇朝竟然在自己家族、自己的大侄子手中走向了终结。
    王政君深知,王莽的崛起离不开她的支持,甚至是她主动扶持的结果。
    在这最后的时刻,她也颇感后悔。
    她掌握着政治大权,却缺乏政治家的品质和决断力,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既然传国玺被拒绝交出,姑侄二人此次见面自然是不欢而散。
    王老太后无法分享王莽称帝的喜悦,而王莽此时也顾不上安抚姑母的情绪。
    因为他急于赶回未央宫前殿,发布受禅后由刘歆拟定的第一道诏书,为新皇朝的诞生揭开序幕。
    王莽之所以选择刘歆担此重任,原因有二:
    其一,刘歆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
    他擅长舞文弄墨,文字功力深厚,是起草诏书的不二人选。
    其二,刘歆身为刘氏宗亲,由他草拟废刘兴王的诏书,颇具深意。
    这既是对刘歆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身份的一种巧妙利用。
    刘歆自然明白王莽的用意,也深知这份诏书的重要性。
    连忙连夜潜心构思,一篇洋洋洒洒的开国文告终于问世。
    文中极尽溢美之词,赞颂王莽血统高贵、德行卓越、功绩斐然,更言其顺应民心天意,理当领受天命,为国尽忠……
    丁卯日受命,戊辰日受禅,这两个日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丁卯日寓意着刘氏天命的终结。
    而戊辰日恰逢“直定”,是祭祀的吉日,象征着新皇朝的稳定与繁荣。
    王莽将刘歆连夜拟定的诏书通告天下。
    正式宣布去掉汉号,定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
    同时,还改正了朔日,规定新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废除了汉武帝在太初元年所确定的以一月为正月的正朔制度。
    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新皇朝的正式诞生,也预示着王莽将开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距离新朝的开国大典仅剩四日,然而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却依旧牢牢掌握在王政君的手中。
    王莽前番亲自索要未果,也不好再去自讨没趣。
    这次他让堂弟王舜出面。
    王舜承袭了父亲王音的稳重与温和,平日里深得王老太皇的信赖,同时也是王莽的心腹。
    王舜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长乐宫,只见王政君正端坐于珠帘之后,神色冷峻。
    他心中也有些发苦,不得不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前行礼:
    “姑母,舜儿今日特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王老太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
    “哦?
    是何要事,竟能让你这位新朝的功臣亲自跑一趟?”
    王舜心中一紧,知道姑母这是在故意刁难。
    再次咬了咬牙,直接切入正题:
    “姑母,皇上对传国玺志在必得。
    他希望姑母能够顾全大局,将玉玺交出,以助新朝稳固根基。”
    王政君闻言怒极反笑,破口大骂道:
    “顾全大局?
    你们兄弟,还有整个王氏宗族,都是依仗汉家才得以世代富贵。
    不思报答也就算了,竟然还趁着刘氏衰微之际,夺其江山,
    这就是他王莽的大局吗?
    你们这种行为,简直猪狗不如!
    天下间,怎会有你们兄弟这般忘恩负义之人?”
    王舜急忙辩解道:“姑母息怒,皇上并无罔顾汉家之意。
    他只是顺应天命,代汉而立。
    况且,姑母您也是王氏一族的人,难道不希望家族繁荣昌盛吗?”
    “繁荣昌盛?”
    王老太后情绪越发激动,
    “你们所谓的繁荣昌盛,就是建立在忘恩负义、背叛君父的基础之上吗?
    这玉玺,对你们来说只会是不吉之物!
    哀家作为汉家的老寡妇,时日无多,本打算留着这块玉玺陪葬。
    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王老太后一边痛骂,一边痛哭流涕。
    这位八旬老人的悲痛与愤怒,令人动容。
    旁边的女官们也纷纷垂下头来,低声抽泣。
    王舜被骂得心惊胆战,泪水也夺眶而出,俯身在地上痛哭失声。
    一向肃穆安详的长乐宫,此刻竟然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
    王舜难受的同时,不由心中一动,继续哭诉道:
    “姑母啊,您就当可怜可怜舜儿吧!
    若是我不能将传国玺带回去,皇上定会降罪于我。
    我一脉数百口人的性命,可就全捏在您手里了啊!”
    王老太后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看着跪在面前痛哭流涕的王舜,心中不禁一阵软化。
    不由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王舜眼看劝说无果,不由焦急万分的抬起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隐晦的威胁。
    “姑母,皇上说过了,
    他是一定要得到传国玺的,您难道真的能不给他吗?”
    王舜话语中似乎在暗示如果王莽得不到传国玺,很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王政君虽然痛骂了王莽一场,但她内心深处仍然有些希望王氏家族能够永葆富贵。
    同时,她也不愿意承担颠覆夫家的罪名,再者自己早已没了制衡王莽的权利。
    因此,一番思量下来,不禁有些担心事情会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于是,王老太后只得吩咐女官取出传国玺。
    王舜眼前一亮,心中暗自窃喜。
    然而,就在他正欲上前伸手接过之际,王老太后却并不想就这样轻易地将玉玺交出去。
    只见她猛地一挥手,将玉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砰”的一声轻响,玉玺的一角顿时崩裂开来。
    王舜惊愕地看着滚落在地上,碎了一块角玉玺,心中一阵剧痛。
    这,这可是象征着天下至尊的传国玺啊!
    竟然就这样被摔碎了?
    王老太后却冷冷地看着他,语气中透露出决绝:
    “王舜,你去告诉王莽,
    这传国玺,哀家宁愿毁了它,也绝不会交给他这种忘恩负义之徒!
    既然你们遵照金匮的符命,要当什么新朝皇帝,要改变正朔服制,
    那就自己去刻一个新玉玺,传之万代啊!
    又何必非要这汉家的亡国之玺?
    若是真想要玉玺,就让他自己另刻一枚去吧!”
    王舜还在愣神之际,老太后继续冷冷的道:
    “哀家已经老了,还能寿终正寝。
    可是你们兄弟,就等着被族灭的那一天吧!”
    说罢,她转身拂袖而去,留下王舜一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