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建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那些王公贵族的安排,王莽尚可从容应对,时间上并无紧迫之感。
    然而,唯独对于王政君的处置,却必须在新朝开国之初便有个明确且合理的说法。
    毕竟,王政君的身份特殊,她的地位如何安排,直接关系到汉新易代的合法性与稳定性。
    然而,前番因传国玺一事,王政君已对王莽心生芥蒂,此刻要劝她接受新的尊号,难度可想而知。
    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无论远近亲疏,得知自己将来有望成为新朝的宗室成员,无不欢欣鼓舞。
    其中,有一位名叫王谏的远支疏属,意图趁此机会向王莽献媚,便上书提议:
    “汉朝已终,太皇太后不宜再称现有尊号,应去除汉号。”
    此建议正中王莽下怀,王莽随即决定亲自前往长乐宫与王老太后交涉。
    他乘着车辇,急匆匆地赶到长乐宫,手中紧握着王谏的上书。
    一见到王政君,王莽便恭敬地将上书递给她,说道:
    “太皇太后,这是王谏的上书,请您过目。”
    王老太后接过上书,扫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冷哼一声,嘲讽道:“此言是也!
    这王谏倒是会说话!
    不过,他是想让我这个老太婆何去何从呢?
    而你如今已贵为天子,
    我们孤儿寡母,生死存亡皆在你一念之间。
    你若要废,那便废吧!”
    王莽本就只想先行试探一下,听到姑母这番凄凉的话语,心中也不禁有些酸楚。
    他连忙安慰道:“太皇太后息怒。
    王谏那悖德之臣,其罪不容赦,您千万别因此生气。
    老太后闻言一愣,疑惑地看着王莽,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回到未央宫后,王莽召集群臣,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怒斥道:
    “此悖德之臣也,罪当诛!
    他怎敢如此妄议太皇太后的尊号,实在是大逆不道!”
    群臣们面面相觑,都被王莽的愤怒所感染,纷纷表示支持他的决定。
    然而,他们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皇上为何在即将开国之际,还要如此维护王政君的汉家尊号呢?”
    这时,一位名叫张永的臣子洞悉了其中的奥妙。
    他明白王莽虽然有意废除王政君的汉家尊号,但却不希望给人留下主动为之的印象。
    王谏的上书确实恰好为王莽提供了一个借口,但如何处理这份上书却需要谨慎考虑。
    与受禅一样,这件事也必须呈现出一种迫不得已、顺应天意的姿态。
    很快,张永便有样学样的献上一块铜璧,上面依稀刻着一行符命:
    “太皇太后当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王莽见到这行文字后大喜过望,认为这是天命的昭示。
    他随即下诏群臣宣布:“这行文字并非人工刻画而是自然形成。
    文母意味着太皇太后将永远成为“新朝之母”。
    这是天命的安排,予不敢不遵从。”
    而面对这一符命的昭示,王政君明白了王莽之的举动还是在演戏,之后便不再多言。
    只得无奈的接受这一安排,成为了新朝的“文母太皇太后”。
    新印玺很快便被制作出来并颁发给了她。
    而张永则因这一功劳被封为子爵,爵号为“贡符”。
    至于王谏则因妄议尊号且其言论过于直白,
    揭露了王莽的真实意图而触怒了王莽,最终被迫服毒自尽……
    公元9年,正月初一
    王莽在未央宫前殿正式举行开国大典。
    国号为“新”,新朝自始建国。
    “始建国”这个年号,确实蕴含着深远的意味。
    自汉武帝太初改制以来,皇朝便进入了定期改元的年号时代,每一个新的年号都标志着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然而,“始建国”却与众不同,它不仅仅是一个年号,更是王莽对于新朝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愿景。
    这个年号模仿了“始皇帝”,意在表明新朝从这一年开始创建,也将从这一年开始新的纪元。
    王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新朝的存在永远地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就像始皇帝所设想的秦二世、三世……直到万世而不绝。
    王莽也期望“始建国”能够亿年不完,永远传承下去……
    这一年,王莽已然五十四岁。
    “始建国”不仅寄托着王氏家族永恒继承的信念,更意味着纯正的儒家天下从此开始。
    王莽希望通过这个年号,向世人宣告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永远不会改变的时代。
    在他看来,这一刻,时间仿佛重新开始,而历史也似乎已经达到了某种终结。
    始建国元年,正月朔日,天刚破晓,未央宫前殿已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今日,是王莽新朝的开国大典,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随着五鼓声的响起,大新天子王莽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乘着御辇缓缓驾临前殿。
    他目光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扫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
    这座大殿见证了他从青涩的黄门郎,到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的历程。
    如今,它终于迎来了新的主人。
    公侯贵族和公卿士大夫们身着朝服,肃立在殿下。
    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王莽身上,等待着新朝的开国大典正式开始。
    大殿正中,四周岁的孺子刘婴坐在盘龙金座上。
    看见王莽进殿,孺子刘婴的眼中闪过一丝天真无邪的光芒。
    冲王莽甜甜一笑,伸出小手,用稚嫩的声音说道:
    “祖公,抱抱!”
    这简单的举动和言语,却如同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王莽心头。
    王莽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酸楚。
    忙伸出手,想要迎合这纯真的拥抱。
    然而,就在这时,赞礼官的高声宣告在殿堂中回荡:“
    禅位!
    中傅扶大汉天子退位!”
    中傅闻言,忙迎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孺子刘婴从龙椅上抱了下来。
    刘婴两脚刚着地,便迫不及待地扑向王莽,张着小手,似乎还在期待着那个温暖的怀抱。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不知是刘婴尚未睡醒,还是那身华丽的礼服袍摆太长,他一下失去了平衡,趴倒在了地上。
    就这样,西汉皇位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以这样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向新朝天子实施了禅让。
    赞礼官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庄重而威严:
    “恭请新朝天子就位!”
    然而,王莽却没有直接走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王位,而是低头扶起了摔倒在地的孺子。
    或许是摔疼了,刘婴小嘴一咧,眼看就要哭出声来。
    王莽蹲下身,轻柔地抱起他,用充满关切的声音说道:
    “别哭,让祖公看看,摔着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