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东瀛使节到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便是大明的京师么?果然热闹非凡啊!”
    一行数十人,为首者竟然是一名僧人,其中两三人是中原发型,其余人的发型看起来跟中原发型有点类似,又不一样。
    若是欧藏华在此,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是元结一髻。
    这款发型的塑造颇为简洁,只需将一头青丝优雅地垂落至肩后,再以独特的“元结”手法,于头顶高处精心编织,束成一束挺立而上的棒状发髻。
    最初的时候,这元结可以通过颜色和长度来分辨身份高低。
    紫色元结,专为身份显赫、位高权重之人所佩,象征着尊贵。而白色元结,则代表着地位低下者。
    这种发型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从奈良时期流传到了江户时代,甚至到明治维新时,依然在公家中存在。
    此刻的东瀛,正是战国风云初启之时,岛国被一股不可遏制的野心浪潮席卷,大名们竞相逐鹿,即将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不过这一切都跟欧藏华无关,他在礼部坐班的时候,鸿胪寺左少卿曹毓走了进来,递上一份折子后,拱手后说道“欧客卿,东瀛使节远渡重洋而来,现在已经到了鸿胪寺,我们先前给他们准备的会馆现在已经被改成了皇庄专店。所以,我等不知该以何等规格安排这些东瀛使节。”
    欧藏华打开折子扫了一眼,东瀛使团正使桂悟、副使光尧、居座云卫、土官胜康、通事沈运等。所谓的居座和土官,就是实际掌管全船及载货的负责人。
    再往下看,是这个使团进入大明之后的经历。
    欧藏华看到他们竟然在宁波见过王阳明,不禁微微一愣,询问道“这个桂悟是什么人?”
    曹毓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桂悟是奉东瀛国王之命,出使我朝的。此人是一名僧人,已经八十有三。”
    “八十三岁还能远渡重洋厉害啊!”欧藏华有些惊讶,他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此刻的大明底牌正在应天府担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和太仆寺少卿,以他的性格,跑宁波玩也不是没可能。
    思索一阵,欧藏华才开口道“我记得去年安南使节离开,他们的会馆正好空着。你安排人去打扫一下,让东瀛使节住着吧!”
    “是!”曹毓连忙应了下来。
    等鸿胪寺安排东瀛使团住下没多久,在朝会之中,一条捷报传遍了京师。
    正德八年三月十五日,春和景明之际,太子少保兼右都御史彭泽,统率精兵锐卒,于剑州之仙鹅池畔,一举斩贼首廖麻子于马下,安定民心。
    随后,廖麻子余孽喻思俸等贼众,企图负隅顽抗,却在盐亭县花牌楼遭逢重创,大败而逃,遁入通、巴等偏远之地,其势如秋后之蚱蜢,众叛亲离,众贼寇纷纷乞降。
    彭泽与巡抚马昊、藩臬副使张时敏等人商议安抚与剿捕事宜,最终在汉中巴县地方擒获并斩杀了喻思俸,其余党羽依照圣谕,安抚后让他们回归本业。
    哪知内江又有叛乱,于是彭泽派遣官兵进行剿捕。骆贼被旗牌官吴祥用计擒获,其余党羽全部平定。
    自此,四川之乱彻底平定,彭泽整顿军务之后,才会动身返回京城。
    正德皇帝很是欣慰,当即颁布圣旨,升彭泽为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同时下令将通、巴二县及简县都改为州治,在附近要地设立四个县,以方便管理。
    欧藏华与文武大臣站在一起,不少人都默默的看向站在前排的兵部尚书陆完,这老小子真是定力十足,这种情况下依然稳如泰山。
    下朝之后,欧藏华跟几位同僚寒暄了几句,便坐上马车回到了鸿胪寺。
    东瀛正使桂悟、副使光尧、通事沈运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当欧藏华身穿绯袍走进来时,三人只觉得眼前一亮,其容貌之俊美,整个东瀛都找不出一个能与之媲美的。
    曹毓言语中带着几分骄傲的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鸿胪寺卿、礼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欧藏华欧大人。”
    “日本国より来た使节が、お先生に参上いたします!”正使桂悟和副使光尧立即起身,鞠躬行礼道。
    一旁的通事沈运赶紧翻译道“东瀛使节拜见欧大人,这位是东瀛正使桂悟,这是副使光尧。”
    “免礼。”
    欧藏华点了点头,随即坐在了主位之上,微笑着说道“两位应该都会官话吧!不然怎么能在宁波与阳明先生交流呢?”
    “阿弥陀佛,“桂悟禅师轻声诵念佛号,随后谦逊地回应道“欧大人慧眼如炬,贫僧虽略通官话,然运用之际,尚难及大人之流畅自如。”
    “本官看大师用得挺不错,之后的时日,我等就用官话交流吧!”欧藏华看着老和尚,语气虽然平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
    “那就依欧大人所言,用官话交流。”桂悟没有异议,当即便应了下来。
    “甚好。”
    欧藏华点了点头,才问道“东瀛国内最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