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并且能显著提升翻土地的效率。尤其是在南方那些田亩狭小、泥泞不堪的水网地带,使用曲辕犁会比现在的长直辕犁得心应手得多,这对于朝廷坚定不移的南方开发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曲辕犁的实物和模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由将作监制作出来,并在皇家庄园和少量试验田里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其结构也根据初期反馈进行过数轮优化,可以说技术上是成熟的,大规模生产推广不存在技术障碍。
    当前唯一、也是最大的瓶颈,就在于价格。
    高达三千五百钱的售价,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无疑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
    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钱,去购买一个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并未亲眼见过其大规模效用的新式耕犁,是绝对不现实的,强行推广只会引来民怨,适得其反。
    刘辩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并没有急于求成,立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首先就是将这批初期的三万架曲辕犁,优先配备给农兵团,让农兵团在开南方生荒地时,就能用上最先进的工具,事半功倍。
    三万架犁投入实际生产,足以暴露出任何在小型试验中难以发现的设计缺陷或适应性问题,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海量的一手数据。
    同时,让曲辕犁的效果通过农兵团的实际使用,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为未来的民间推广铺路。
    最后,大规模订单本身就有助于摊薄生产成本,同时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问题,进行简化设计,也是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陈卿放心,这笔订单少府是不会赚钱的。”刘辩进一步解释道,“事实上,每架耕犁朕还需要从少府的内帑中额外贴补七百钱,国库只需要支付两千八百钱,就能拿下一架曲辕犁。”
    这意味着仅仅是这三万架曲辕犁,刘辩就需要从少府的收入中拿出超过两千万钱来进行补贴,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他希望通过明年的春耕,农兵团就能用上这些新式犁具,让理论和规划真正在田野中结出硕果,如果没有出现问题,那南方地区的建设也就即将开始。
    陈琳领命而去,将这份涉及巨额资金和重要农具采购的提案,按照流程提交至尚书台进行审议和公文审批。
    然而此事却引来了尚书令贾诩的亲自过问,他并非为了阻挠,而是带着更深远的思虑来到了嘉德殿求见刘辩。
    “臣贾诩,拜见陛下。”贾诩躬身行礼,姿态一如既往的恭谨沉稳。
    “贾卿来了,坐吧。”刘辩指了指御案对面的席位。
    “谢陛下。”贾诩依言端坐。
    贾诩今天过来并非是为了反对朝廷向少府采购曲辕犁配给农兵团,这些年身在京城,也曾多次观摩过将作监的演示,甚至还主管过一段时间曲辕犁的开发工作,深知此犁在省力、高效,尤其适应南方水田耕作方面的卓越之
    处,用于农垦兵团开荒拓土,实乃明智之举。
    刘辩微微颔首,静待他的下文。
    贾诩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真正的目的:“臣今日所请,是为了这曲辕犁的根本。”他稍作停顿,继续清晰陈述,“臣恳请陛下,允准工部全面接收曲辕犁的全部技术资料、制作图纸与工艺标准。同时臣希望尚书台能有权,开始
    着手规划并尝试对曲辕犁进行更广泛的技术推广。”
    他具体解释道:“臣意,并非要朝廷立刻大张旗鼓地强令民间换犁,而是应当尽快将这套成熟的技术,下发给各州刺史部、郡太守府乃至有条件的县廷,让地方政府的工曹、匠作吏员,能够尽早接触、学习、乃至尝试仿制这
    项新技术。”
    朝廷绝无可能,也绝无必要在中央将曲辕犁全部造好,再长途跋涉运销至天下各州郡。短距离尚可,若远至交州、益州,那高昂的运费恐怕都要数百钱,将使犁具价格倍增,完全失去推广意义。
    但若地方官府,尤其是州郡一级的工匠机构能够提前吃透,掌握这项技术,情况则截然不同。一旦技术被地方消化,他们便可以就地取材,自行组织工匠进行打造。
    如此则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皆可大幅降低,届时朝廷需要做的便不再是费力不讨好地运销实物,而是转变为制定标准、推广技术、引导示范。先让官府的技术体系熟悉起来,至于百姓何时愿意接受、采购,那可以慢慢来,依
    靠农兵团的示范效应和口耳相传,但技术传播的渠道必须先行打通。
    “将技术资料给工部,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刘辩爽快地答应了贾诩的请求,“稍后,我便会让少府取出实物,并制作详细的技术方案副本一并移交工部,少府那边也会派遣经验丰富的熟手工匠,前往工部进行指导教学。”
    在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技术推广上,不能再沿用少府垄断,待价而沽的模式,那样必然会遭到群臣以与民争利、阻碍善政为由的激烈劝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