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那你就克服克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传播性别歧视内容平台的合作关系,并启动“清朗网络?守护她声”专项基金,资助女性自媒体人开展反污名化宣传。
    风波未平,另一条新闻悄然浮现。
    陈宇父亲因涉嫌行贿罪被正式批捕,其名下多家医疗科技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陈宇本人,则出现在西南某精神康复中心的住院名单中。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入院前曾多次出现幻觉,反复念叨“她回来了”“她们都在看着我”,甚至试图撕毁墙上所有镜子,声称“里面的女人不是死就是恨我”。
    有人在他病房抽屉里发现一本写满笔记的日记,其中一页赫然写着:
    >“控制不是爱,可我没有学会别的表达方式。
    >我以为让她听话就是保护她,
    >却忘了问她疼不疼。”
    >
    >……
    >“如果重来一次,我能不能不说‘你错了’,而是说‘对不起’?”
    这份日记后来被转交至心理学研究机构,成为“施暴者心理机制分析”的重要样本。但更多人关注的,是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终于崩塌的模样。
    清明节那天,小八带着知意去了城郊公墓。
    她没有去自己的家族墓区,而是走向一片不起眼的小山坡。那里立着一块朴素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
    >**“纪念所有未留下姓名的她”**
    这是“觉醒之家”三年前设立的集体纪念碑,每年都有无数受助女性前来献花。今天也不例外。各色鲜花堆满了碑前,卡片上写着:“妈妈,我考上公务员了。”“阿姨,我和孩子搬进新房子了。”“姐姐,我今天第一次对自己笑了。”
    知意蹲下来,小心翼翼放下一束紫藤花。
    “妈妈,这里为什么没有名字?”她仰头问。
    “因为她们的名字,曾经被人抹掉了。”小八蹲下身,握住女儿的手,“就像风中的灰烬,散了就找不回来。但我们记得她们存在过,这就够了。”
    母女俩静静站了一会儿。远处传来钟声,悠远绵长。
    回家路上,小八接到全国人大法工委来电,邀请她参与修订草案的专家听证会。对方特别提到,新增条款中关于“儿童作为家暴见证者应纳入保护范围”的建议,正是源于她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会出现严重心理创伤,且成年后重复暴力的概率显著升高。
    “您提出的‘家庭暴力目击证人制度’很有前瞻性。”工作人员语气诚恳,“我们希望您能在听证会上详细阐述。”
    挂掉电话,小8陷入沉思。
    当晚,她翻出当年的心理咨询记录本。那些泛黄的纸页上,仍残留着自己颤抖的笔迹:
    >“我害怕关门的声音。”
    >“我觉得知意不喜欢我,因为她总在我做饭时盯着门口看。”
    >“有时候我会梦到他又来了,然后我就醒过来,发现自己紧紧掐着枕头。”
    她一页页读下去,心口发紧。但这一次,她没有合上本子,而是拿出新的笔记本,开始撰写听证会发言稿。
    三天后,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侧厅,她站在话筒前,面对数十位立法专家和政府官员,平静开口:
    “各位老师,我想讲一个故事。主角不是我,也不是某个具体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小女孩。她五岁那年,第一次学会判断爸爸什么时候会打妈妈??只要他回家脱鞋特别慢,或者冰箱里剩菜没吃完,他就一定会发脾气。于是她发明了一个‘安全程序’: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就立刻钻进衣柜,捂住耳朵,闭上眼睛,数到一百。她说,只要数完,天就会亮。”
    台下鸦雀无声。
    “这位女孩今年十二岁,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没人知道她的秘密。直到去年,学校心理老师做例行筛查,她在一个绘画测试中画了一扇锁着的门,门外站着高大的影子,门内是一只蜷缩的小猫。老师追问之下,她才哭着说出真相。”
    她停顿片刻,目光坚定。
    “法律可以禁止殴打、辱骂、限制人身自由,但它是否意识到,每一次暴力发生时,房间里第三个、第四个甚至第五个沉默的灵魂,也在承受摧残?我们的孩子不是‘旁观者’,他们是受害者。他们听见的每一句咒骂,看见的每一次挥拳,都会在大脑里刻下永不磨灭的伤痕。”
    她举起手中的文件:“因此我呼吁,将‘未成年人目睹家暴’明确列为家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赋予其同等法律后果。这意味着,即使孩子没有直接受伤,只要证明其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中,即可申请紧急庇护、心理干预、监护权变更等救济措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你不需要数到一百才能安全,你可以现在就喊出来,有人会来。”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