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章 他能忍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歪斜,深入墙体,显然是用指甲或利器反复刻画而成。
    念安怔住:“这是……妈妈写的?”
    小芸跪倒在地,将脸颊贴上那行字,泣不成声:“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就在那一刻,整堵墙开始发光。无数细小光点从缝隙中涌出,汇聚成一道女子身影。她白衣如雪,眉目温婉,手中抱着一把断弦古琴。
    “我没有怪你们。”阿阮微笑,“我只是很高兴,终于有人记得我了。”
    小芸仰头:“你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又是谁想忘记却始终忘不掉的人?”
    “我是闻心的妻子,念安的母亲,也是那个不肯喝忘情汤的女人。”她目光柔和地看着儿子,“孩子,你吹的笛声,像极了你父亲当年弹的琴。”
    念安扑上前,抱住母亲虚影:“娘……我带你回家好不好?”
    阿阮轻抚他的头:“我已经回家了。只要你们记得,我就一直在。”
    说罢,她转身走向断墙深处,身影渐淡。临消失前,她留下一句话:
    “告诉天下人,记忆不是罪,遗忘才是。”
    墙塌了。
    不是轰然崩毁,而是如雪融化,化作点点晶光,随风散入皇宫各处。凡是沾染光芒的宫人,脑海中忽然浮现久远画面:某个雨夜,一位妃子被拖走时嘶喊“记住我的名字”;某次宴席,大臣笑着谈论“此等人不必入史”……
    悔恨如潮水般袭来。
    当夜,皇帝梦见自己站在一座无名碑林中,四周寂静无声。忽然,一声笛响划破黑暗,接着是千万人齐声呼喊:“阿阮!闻心!念安!”
    他惊醒,汗湿重衣。
    次日早朝,他下诏:
    >废除一切删史禁令;
    >重修太子一脉宗祠;
    >封闻氏为贤淑皇后,补入玉牒;
    >全国设“思亲日”,每年清明前一日,举国诵读祖先之名。
    圣旨传出,万民称颂。
    而在皇宫最深处的地库,几名老太监颤抖着打开尘封铁箱,取出一卷金丝缠绕的竹简。那是当年唯一幸免于焚毁的皇家秘录,记录着所有被抹去的真实。
    他们小心翼翼展开,却发现最后一片竹片上,多了几行陌生墨迹:
    >“罪不在民,在权者畏真。
    >桥可断,灯可熄,
    >唯记忆不可篡。
    >吾去矣,然心音永存。”
    落款仍是那个字:**辞**。
    春尽夏初,忆城迎来最大一次祭典。
    来自九州的百姓齐聚碑林,带来十万份族谱、百万枚铭牌。中央高台上,新立一座主碑,通体由九种石材拼接而成,正面刻八字:
    >**名在,则人在;人在,则国在。**
    背面则是谢无咎那句铭文:
    >“罪可恕,忆不可弃。灯常在,人终归。”
    念安作为“心音童子”,登上高台宣读《共忆誓》:
    “我愿行走世间,寻失落之名;
    我愿吹响泥笛,唤沉眠之魂;
    我不惧风雨,不避刀剑,
    只为让每一个曾活过的人,
    留下痕迹,归入长河。”
    台下万人应和,声震天地。
    仪式结束时,天空忽然降下细雨。雨滴落在碑面,并未冲刷文字,反而让琉璃瓶中的泪滴、发丝、信纸更加晶莹剔透。一只蓝翅蝴蝶从云端飞下,绕碑三圈,最终停驻在念安肩头。
    他轻轻伸手,蝴蝶展翅,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那轨迹竟与断魂渡金桥完全一致。
    小芸望着这一切,嘴角含笑,眼角含泪。
    她知道,这场旅程远未结束。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就永远有人愿意归来。
    多年以后,当忆城已成为天下学子朝圣之地,当《共忆长河图》被奉为圣典,当孩子们入学第一课便是背诵祖辈姓名??
    人们依旧会讲起那个传说:
    有一位布衣男子,徒步走过万里荒原,以血祭桥,成为守灯人;
    有一位盲眼少年,怀抱画信,用歌声唤醒亡母;
    有一位女子,带着孤儿走遍山河,只为找回一个名字;
    还有一个孩子,吹着无孔泥笛,让千万亡魂踏上归途。
    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神仙。
    他们只是,不肯遗忘的人。
    而每当春风再起,碑林之上,总有蝴蝶翩跹,翅影如桥,横贯古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