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丰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个死鬼,不是人,你儿子刚过周岁你就出去嫖,要不要脸了!”
    “我嫖怎么了,哪个男人不嫖的?”
    “你还敢说,这个家都是我挣钱在养,你竟然偷我的银子去找暗娼!”
    孟晚今日来的不巧,刚抱着阿砚从后门走出去,迎面就看到后街的韦家夫妇厮打在了一起。
    别看县衙周边寂静,这会儿竟也围了一大群的人看热闹。
    混堂的老板娘边嗑瓜子边看,见孟晚过来还递给他一把,“啧,珍娘可真是命苦,摊上这么个男人。”
    孟晚无视儿子眼巴巴的眼神,将他交给黄叶抱着,“如今韦家的人都是靠珍娘过活,也不知道他们在嚣张个什么劲,单单不给他们花销这一条就能制住这家人。”
    混堂老板娘瓜子掉在地上,“这……不孝公婆,被韦家老婆子告到县衙可是要打板子的。”
    她说完想到孟晚就是知县夫郎,便压低声音劝他,“可别为了一个外人让宋大人徇私啊,韦家人可是难缠。”
    她倒是古道热肠,直言直语。
    孟晚吃了把瓜子,笑道:“嫂子放心,他们若是闹到县衙我夫君定会秉公执法。只怕韦家人舍不得告珍娘这个摇钱树。”
    珍娘是韦家媳妇,她女儿和阿砚只相差几天出生。孟晚忙的时候常金花时常带阿砚找珍娘女儿一起玩耍,一来二去也算熟悉了。
    珍娘是有心计的人,和常金花相处的往往姿态放低,有意讨好,但也是环境所逼。
    韦家上一代,也就是珍娘的公公是个有本事的,家里在县城也开了两间铺子。结果珍娘过门还没多久,公公就去世了。
    她丈夫是个软蛋,撑不起家业。家里的铺子卖了一间,剩下一间也险些倒闭,还是珍娘起早贪黑的经营,才保住了仅剩的一间裁缝店。
    男人靠不住,就只能靠自己,这也就罢了,韦家仰仗珍娘面上母子俩对她还算客气些。
    可珍娘累的伤了身子,不易有孕,好不容易拼死生了个女儿后却是再也不能生育了。
    这下韦家的母子俩反而撕下了伪装,话里话外都是珍娘断了韦家的香火,要珍娘交出管家权来,不给就见天的折腾,所以才闹了今天这么一出。
    韦母好面子,见街坊邻里都过来看热闹,忙装出一副和善的样子将儿子儿媳都拉回家里。
    大门一关,谁都不知道里头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过了几天珍娘给夫君买了个妾室迎进家里,韦家仍是她管着家。
    常金花听了韦家乱七八糟的事情后,就不带阿砚去后巷玩了。
    天气渐凉,甘蔗地里的甘蔗越渡越甜,糖分充裕到终于可以收了,比农户们还激动的是等了好几个月的王赵两位商人。
    眼见着糖坊派出一车车的牛车将甘蔗拉回坊里加工,他们时不时便溜达到糖坊外面张望。
    “我还是头一次见着规模如此大的甘蔗场,都说赫山贫瘠,只怕光是栽种甘蔗,都能养活半县的百姓。”王粮商感慨道。
    赵糖商心中一动,孟夫郎是当地知县夫郎,这等政绩只怕宋大人来日便可高升,若是能搭上这条人脉提携他们赵家一把,便是举家搬到岭南又如何?
    商人重利远亲,若是普通百姓,除非天灾灭顶,否则轻易不会离开祖地,他们却不会有太大的顾忌。
    这回下乡收甘蔗除了刚开始孟晚跟了几天,剩下都是碧云带人去办。卖的多的糖坊的牛车直接去村里将捆好的甘蔗收回去。
    也有许多不敢多种,用荒地和菜地种甘蔗的小户。这种就要由村民们自行将甘蔗拉到镇上,每一千斤一百八十文,和整亩整亩卖的价格相同,一亩约万斤就是一两零八百文。
    孟晚在芦云镇上租了个小院,派了个小管事在那里专门收取零散人家的。
    今年种植甘蔗的村民们多,早就有住在红山红泥村附近眼红他们的人。红叶村有家姓陈的不顾家人劝阻一咬牙种了八亩,当时孟晚直接将甘蔗苗送到他家,还叫人详细的教他怎么砍苗,怎么栽种。
    红叶村的村民都笑陈家当家的是眼红红山村的人疯魔了,敢弃水稻不种,种那劳什子甘蔗,万一赔了一家几口连吃饭的粮食都没有。
    陈家人赌着气天天在地里侍弄,每亩竟还多产了一千斤,且甜度也比其他人种植的高。
    孟晚大喜,亲自来陈家看过,发现情况属实,陈家的甘蔗拉到糖坊可产出纯度更高的甘蔗来。便每亩给他家提到了二两银子,除了陈家自家留些种苗外,竟然共得了十五两并百文。
    这下子谁不心惊,如今县城粮商多了起来,连镇上的粮价都比从前便宜,陈家人挣了钱二话没说,又是翻盖房子,又是买了牛车,从镇上拉了一车的粮食回来。
    “陈二又去镇上了?这一车的粮不便宜吧?”
    陈二自打卖完了甘蔗一身轻松,人都要飘上天了,嘴角天天就没往下拉过,他一扬草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