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业,李瑞几乎每天都能在公司大群看到两位数的新员工入职。
这是一家蓬勃发展,充满希望,前景无限光明的企业。
同时这家企业从高管到中层在到基层管理人员,都有无数空缺。
因为阿波罗科技的科技属性太强,这些空缺不是说随便能有人来空降的。
你就算背景通天,你来空降,你不懂也呆不下去,随便一个员工的问题你都解决不了,你当什麽管理?
所以大家都干劲十足,李瑞也不例外,想要抓住这次机会。
紧张的是,这还是他第一次主持火箭发射,林燃从来没有失败,这不仅仅是林燃的口号,更是无数人见证的事实。
无论是燃烧一号还是土星五号,都没有失败过哪怕一次。
要是自己去,头次就失败,先不谈失败要不要背锅,光是你去一次就失败,没有讨得好彩头,以后你想再获得机会难上加难。
别说什麽科技企业就不迷信了。
科技企业照样迷信,君不见4V的科技企业在大型生产前都要在设备上摆上「乖乖」。
这是一种膨化玉米食品,他们摆还必须摆绿色包装的,奶油椰子口味的。
任何电子设备,包括电脑丶生产仪器甚至是实验室仪器,只要是电子设备,他们就要放一包乖乖镇守,号称「你一包,我一包,机台乖乖不出包。」
2016年的时候台积电在南部科学园区的14A厂受地震重创,但在短时间内就恢复产能,厂长专诚特制5000包的绿色乖乖,送给员工作为鼓励。
(台积电限定版乖乖)
这都成习俗了。
所以在科技行业迷信可能更加严重。
如果你发射一次就失败,就算和你无关,你也许会丢掉未来所有参与的可能性。
不紧张不行啊。
文昌发射场笼罩在薄雾中,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屹立于发射台上的火箭上,反射出金属的光泽。
文昌的控制室里,屏幕的光芒照亮了工程师们的脸庞,每个人都全神贯注。
这是第一次林燃不在的发射。
此次他们要进行燃烧一号改的首次进行亚轨道测试,目标是让火箭第一级升空至10公里后安全返回,验证其可回收性能。
b站全程直播,尽管今天是工作日,但直播间依然涌入了大批观众,可回收火箭在此时的华国还是非常稀奇的。
「打卡!」
「燃神不在真的能行吗?」
「不是,燃神不在就没有解说是吧?搞的和SpaceX一样没有解说是吧!你不会以为我真的能看懂吧」
「我缺的解说呢?没解说谁告诉我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啊!」
视频画面就只有火箭,加上今天是工作日的上午,即便如此,直播间人数还是破了百万,网友们自己在直播间都聊的很开心。
「只有一个诉求,那就是别和星舰原型机一样爆炸,能不能顺顺利利完成可回收过程!」
星舰正式发射是在2023年,但在2020年就开始有原型机发射测试了,2020年12月的SN8亚轨道飞行12.5公里后爆炸,2021年2月的SN9发射后再返回地面的时候发动机故障坠地爆炸。
燃烧一号改的规模自然不如星舰,但这毕竟也是华国的第一次,直播间的民众还是很紧张的。
李瑞站在控制室中央,目光扫过一排排屏幕,他的衬衫袖子卷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尽管空调正全力运转。
他深知,这次测试结果影响不了公司未来发展,但对他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成功将意味着他能向高管序列迈出坚实一步。
「各组报告状态。」李瑞的声音打破了控制室的寂静。
「推进系统正常,七台YF-102发动机待命。」李斌说道,语气中透着自信。
他站在李瑞身旁,盯着显示发动机参数的屏幕。
他们前不久在静态点火测试中确定了第四号发动机的短暂波动问题在可接受范围内,今天他格外关注这台发动机的表现。
「燃料加注完成,液氧和煤油满载,混合比2.6:1。」燃料组的工程师回应。
「格栅鳍和着陆腿系统检查完毕,随时可部署。」年轻的工程师肖章推了推眼镜,声音略带紧张。
作为一名交大航天专业刚毕业的博士,这是他第一次负责如此重要的测试,格栅鳍的控制算法是在林燃指导下,他和团队熬夜优化的成果。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属于林燃的直系师兄,林燃本科就是交大航天学院的,但现在却是林燃指导他。
肖章一开始内心还会有不适应,现在那是没有林燃指导,他反而会慌,在他心目中,教授简直就是哆啦A梦里的万能分析机。
他心中忐忑,担心任何微小的偏差会影响着陆精度。
李瑞点点头,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