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志飞接起电话,来电的对方正是许静蔚。不过这次和以往有些不同,许志飞在电话这端能够清晰地听到她的身边围了很多人,嘈杂的对话声中还是能依稀分辨出个别人员的语气语调。没错,那帮围着的人正是腾飞箱包厂的职工。
    显然,当天许静蔚成了职工代表,把大家的想法和心声通过电话传递给许志飞。当然这帮职工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帮大家解困、解忧。
    腾飞箱包厂最终还是没能挺过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寒冻,倒下了。全厂几百名员工都面临下岗,摆在他们面前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自谋出路。
    许静蔚在电话里也说出了他们的自救法,那就是“投奔许志飞”。
    “志飞哥,我们这里都一起打算好了,想到深圳来投奔你。在你手下干,我们都觉得比在哪里干都值。”
    当然,许静蔚如此直接是因为她不知道山海劳务刚刚经历了什么,许志飞如今又面临着什么。许志飞当然也做不到像许静蔚那般直接,马上答应照单全收,他还是希望给自己留点时间。
    “静蔚,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哥现在手头上还有些事要处理,容我考虑几天再答复你。”
    “好的。”
    挂完电话,许志飞一声叹息。刘玉良见许志飞电话前和电话后忧郁情绪又加重了不少,于是问道他:“怎么了?”
    许志飞摇摇头对车里的人说道:“结束了,都结束了,腾飞厂结束了。”
    刘玉良听后自然明白许志飞的言中之意,阎晓光也知道许志飞口中的腾飞指的是什么。两人听完后都没有再开口,默默地同许志飞一道同频的感知着腾飞下起起落落之间所影射的时代之变,市场之变以及经营之变。
    回到公司,刘玉良跟着许志飞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两个人独处时,没有其它人干扰,谈谈腾飞厂的话题相对也可以更加畅所欲言。
    刘玉良直言不讳地问许志飞:“腾飞厂是不是倒了,他们打电话给你是不是让我们山海劳务收了他们?”
    许志飞听出来刘玉良言语中的顾虑,耐心地对他说道:“腾飞厂关了,员工都面临下岗,情况比较严峻。许静蔚她们一批人确实有想来深圳,来山海劳务工作的想法。我一路上想了想,我们对腾飞厂都是有感情的,这些同事也亲如兄弟姐妹。现在是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当一个局外人,应该出手去帮助。”
    “怎么帮?”刘玉良眼看着现在公司上下刚经历一次风波,已经元气大伤,急需一个喘息的机会。现在出手,无论是出左手还是出右手,对公司而言都是“负担”。
    “我觉得现在是我们重新考虑公司发展走向比较好的时间窗口。一方面经历了李越南的事件,公司有需要进行一次整风,堵漏洞、除风险、去劣害,把不合适的人进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经历了劳务中介、劳务派遣这些常规业务的一波小高峰后,下一步也必须增加公司中高级人才服务产品的体量,使得公司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避免长期偏课的局面。那么对于你提到的腾飞厂人员来山海劳务的问题,我的意见就是坚持以下这八个字,即: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要求不能低,同等条件下,我们可以考虑优先。”
    许志飞终于把他的成熟想法第一次亮了出来,刘玉良听完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不过分,但是怎么去做这个事呢?还没等刘玉良把问题提出来,许志飞打开的话匣子看似没有想闭合的样子,又张开嘴说了起来。
    “老刘,这事我看还得我们俩回一趟山海,见见他们,也把我们的要求和想法说清楚。还有就是他们如果来了,你我都还得过一段苦日子,你要有思想准备。”
    刘玉良这次只应了句没事我听你的。刘玉良心里清楚许志飞所说的苦指的是什么。车子也卖了,钱也赔了,这活生生的教训课也上了,也把公司本可以好好过的好日子也搭上了。
    当许志飞和刘玉良回到腾飞箱包厂,出现在这些熟悉的面孔面前的时候,他们受到了比亲人更胜似亲人的待遇。然而与大家期盼的热情截然相反的却是整个厂区破败、萧条的场景。许志飞和刘玉良记忆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没了一丝踪影。
    不过再怎么破败不堪,许志飞和刘玉良始终当腾飞厂是自己的一个家,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凭着对家的熟悉,许志飞很快找到了一个空旷车间的至高点,站上去,对大家说道:“兄弟姐妹们,大家又见面了,不过这次见面显然有些特殊。你们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和刘玉良作为腾飞厂出去的老员工不能见死不救。但是这救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不能把我和刘玉良当成救世主,可以一劳永逸。当然我们也不是慈善公益机构,可以大包大揽。我们帮大家的原则是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许志飞刚说完,刘玉良就从包里拿出来一叠纸,一一分发给台下的每个观众,而纸面上印的内容正是山海劳务要招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