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作《投名状》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理。
    不过,庞青云没有弄懂这个世界,赵二虎没有明白这个世界,姜午阳也无法判断这个世界。
    庞青云最依仗的朝廷害死了他,赵二虎最信仰的结义兄弟害了他,姜午阳还在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只是永远也理不顺这千丝万缕。”
    “啪!啪!啪!”
    清脆的掌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刘楚雄话音刚落,张有为便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脸上洋溢着对刘楚雄细致入微分析的赞赏。
    分析的确实很到位,每个人物的都说的如此细微,却是看的很深入。
    紧接着,胡伟峰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加入了鼓掌的行列,显然对刘楚雄的见解深表赞同。
    “刘总编,你这看得还真仔细啊。”张有为笑道,眼神中透露出对刘楚雄专业能力的钦佩。
    刘楚雄摆摆手,谦逊地说:“哪里哪里,是张作你把人物写得这么好,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你不写长篇小说,还真是有些可惜了。”
    张有为闻言愣了一下,心中暗想:“我其实正在写长篇,而且在网络上还挺有名。难道这些编辑都不看《华夏文学》吗?”
    不过,他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微笑着回应道:“刘总编过誉了,我其实一直在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长篇小说也在我的计划之内。”
    这时,胡伟峰突然开口问道:“张作,你这篇小说是不是根据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改编的?”
    张有为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赞赏地看着胡伟峰:“没想到被胡主编一眼就看出来了,确实如此。我深受刺马案的启发,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非常适合改编成小说。”
    胡伟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张作,你的小说总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让人沉浸其中。这次以刺马案为背景,更是增添了几分社会环境的影响,不管什么人,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我相信,这篇小说一定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张有为笑着点了点头,希望如此。
    胡伟峰沉思了一下,便是开始说道:“我觉得这部作品写的非常好,比《梁祝》还好。但是在杂志上发布,真不一定能看的懂,购买力还是高中的学生,如果是个简单的情爱故事,他们新奇下还好。但是《投名状》需要真的懂历史,有阅历的人才能看到懂。”
    “小说中,我研究了张作《投名状》的情节和对白,我认为庞青云是清廷高层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也是关于改编刺马案来讲,终究是碰触到上层利益了。
    就是《投名状》中那几个大人的对话,大家一起相互制衡,那没事。
    但是有一方更强大的了,这个时候即使同坐一条船,也难保有意外发生。
    关于庞青云为什么会被杀,我的看法是小说的一句话。
    “朝廷怎么会信任一个外人?”
    我第一次看完这个小说,也是这个看法。
    朝廷想要除去一个官员手段很多,暗杀自己的官员实在有点上不了台面。
    庞青云这样的官员,有理想有能力,对国家忠心,甚至主动裁军,连自己的左膀右臂赵二虎都杀了,朝廷难道还怕他造反不成?
    如果他真的“在朝廷不属任何派系”,当位者再糊涂也应该喜欢这样的官员,难道当位者的不是最恨自己手下拉帮结派的么?
    庞青云是有派系的。
    而《投名状》里几乎总是同时出现的三个老头子之间,存在严重的政治斗争。
    三个老头子,狄大人、陈大人、姜大人。
    这三个老头子每次同时出场,其座位顺序必然是狄大人在中间,从小说叙述中,右边是陈大人,左边是姜大人。
    座次告诉我们,狄大人在三人中地位最高,而陈大人的“军机处排名”,要高于姜大人。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排名高的人不等于实力也强。
    姜大人的实力就远远高于陈大人。
    何魁的魁字营正是姜大人的嫡系部队。
    庞青云劝土匪们去投军时说:“魁字营嚣张,势大力强。我们这点儿人,他们根本看不上。倒是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他的绿营兵常被魁字营欺负,一直想壮大势力,如果我们投他,那正是雪中送炭。”
    这段话似乎同时暗示,姜大人手下的魁字营有可能是八旗兵,有可能陈大人是有地位没实力的汉臣,而姜大人是表面地位略低,实则掌握实权的满臣,但证据不足,不好多说。
    陈大人的实力有多惨呢?
    他的嫡系陆大山跟庞青云说:“我不赌。这一千五百兵,是陈公的家底。打没了,陈公在朝廷说话就没底气。”
    才1500人的家底,把这点人给庞青云用,又出不起军饷。
    庞青云苏州围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宁可去找何魁借粮也想不起来陈大人。
    可见陈公是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