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新作《投名状》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确是够惨啊。
    难怪姜大人不服这样的人排名在自己之上,要打击他。
    这样一来我们就完全理解陈大人对庞青云的全力支持。
    先是1500人倾囊而出,等庞青云舒城取胜,索性把自己的心腹陆大山直接给庞指挥。
    言下之意,以后你庞青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取代了陆大山。
    陈大人太需要庞青云这样的人,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庞青云自己认为自己不属任何派系,其他所有人也会一致认为庞青云是陈大人的人。
    政治斗争一旦到了高层,一般都不直接翻脸,而是打击对手的羽翼。
    所以打陈就要打庞。
    在陈姜斗争中,地位更高的狄大人本来是取中立态度。
    小说中舒城取胜之后,陈大人,狄大人立即给庞青云增加五个营。
    这时候姜大人突然让何魁负责接防,陈大人先是惊讶,然后有点不满,又有点无可奈何。
    这时候姜说:“狄大人,陈大人,不会有意见吧?”。
    先狄后陈,进一步点出三个人之间的地位关系。
    按理说何魁接防这种安排应该在幕后博弈,但短篇小说的特点,必须把所有剧情冲突,放在一个时间地点表现。
    可庞青云要速战速决。
    就连原本应该代表清廷利益,看庞青云能打,给他五个营的狄大人都不太满意。
    战争结束了,老头子们怎么在太后那里邀功请赏?
    这就好比参加职业足球联赛,每个队都希望自己拿冠军,但是如果跑的太快,联赛过早进入垃圾时间,又损害联盟的整体利益。
    但三个老头子的态度也不一样。
    陈大人原本在这场战争中是捞不到什么好处的,现在有个庞青云,他还能得点分。
    姜大人显然坚决反对庞青云速战。
    而狄大人要考虑“联盟“整体利益,也反对速战,觉得庞青云太不上路,但不至于特别恨庞。
    三个人的心态,在陈姜下围棋的那一场戏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庞青云来说,为了国家百姓利益,也为了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他必须速战。
    等到庞青云真把金陵打下来了,姜大怒,跟何魁说:“打金陵你给他粮,进了金陵,你成要饭的了。”
    何魁这时候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方案:“只要我们把赵二虎给拉过来,江苏巡抚他肯定做不长。”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二虎对庞青云是多么重要。
    如果庞青云是一个土匪,或者是一个旧式军阀,他绝对不应该杀赵二虎。
    可惜这个片里的庞青云,就好像一个受过最好的教育的现代人一样,他没有山头主义,不但认为国家利益至上,甚至还玩儿点爱情。
    陪同庞青云上朝,见当位者的正是他的“保护人“陈大人,可见庞青云是陈大人的人,连当位者都知道。
    对庞青云这样的青年才俊,同样很年轻,需要在大臣中培养“自己人”的当位者是要拉拢的,所以李莲英才说:“太后说,你还年轻,君臣相伴会长久。”
    然而这时候完全不懂政治的庞青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居然要求“免除苏州辖区三年税赋,修生养民”。
    苏州辖区历来都是纳税大户,现在好不容易夺回来百废待兴,朝廷正需要这笔钱呢,你说免就免?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错误。
    庞的最大错误是作为下级,不应该代表百姓给上级提要求。
    试想如果当位者准奏,那么苏州老百姓必然说这是庞青云的功劳。
    如果当位者不准,百姓也会说庞是好官,当位者是坏人。
    当位者不管怎么做都当不了好人。
    钱让领导出,好人你做,有这么做下级的么?
    这个道理本来是官场常识,满朝文武听见之后都愕然,只有庞不懂。
    当位者权衡利弊,片刻之后准了奏。
    但此时当位者心中,庞青云已经成了“外人”。
    狄大人和陈大人代表组织和庞青云谈话这一幕,非常有意思。
    狄大人先夸:“苏州杀人,金陵活人,庞大人是君子豹变,果然是辅国良臣啊。”
    陈马上说:“那是因为庞大人和朝廷不属任何派系,才得太后的垂青。”
    这句话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
    首先陈大人向上级狄大人说官话,说庞不是我的派系,当然,官话中朝廷上不应该有派系。
    其次陈也是说给庞听,有点抱怨庞遇事从来不跟自己商量,确实不像个自己人。
    这时候狄大人的话:“金陵是给了你,可姜大人气得是卧病南方。何魁又蠢蠢欲动。你镇得住吗?”
    有点让庞青云表态的意思。
    现在姜大人不在这里,你愿不愿意做我们俩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