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大学生,帮帮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户外,哪怕春光明媚,号称吹面不寒杨柳风,刮着人的耳朵和手,还是有点冷的。
    所以没教室待的大学生借了书,全都捧回宿舍去读。
    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没一个闲聊闲逛的。
    叶菁菁就靠着大学生们的求知若渴状态,成功地硬控了五六十号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整整一上午的时间。
    谢广白过来找她吃中午饭时,看到的就是这么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
    他昨晚小夜班,开刀一直到半夜才睡下,所以上午也补眠了。
    他瞧见女友的架势,惊讶不已:“这是干什么啊?”
    叶菁菁双手一摊,有气无力道:“培养未来的大学生啊。”
    “走走走。”她招呼自己的部队,“要在这边吃饭的,早点跟我去食堂吧,不然等人多要排队。
    大人孩子们走了一上午,早就饥肠辘辘了,赶紧拿着粮票和钞票去食堂。
    好家伙,这会儿食堂里也忙着呢。
    虽然大学生们面对这么多高中生也头痛,但他们个个尽忠职守,每一个高中生,他们都认真地给人家分析问题,炮制出了一套量身定做的学习方案。
    谢广白看还有人在旁边做记录,忍俊不禁:“我看你们这架势,赶得上我们病例大讨论了。”
    啥叫病例大讨论?就是危重疑难病例,主管医生一个人也做不了主,会有科室做主,发动全科室,乃至跨科室,全院的大讨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这种专家集合群英荟萃的待遇,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病人就能享受到的。
    叶菁菁听他一解释,跟着乐呵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哈。哎,不管了,咱们先吃饭吧。这边是荤菜,这边是素菜。大家自己看着打。”
    其实按照食堂的严格规定,师傅只收饭菜票,不收粮票和钱。
    但考虑到今天是礼拜天,可能会有亲朋好友来学校看大学生,食堂还是通融了。
    这回家长们可算是有眼力劲儿了。
    他们头一件事情,就是给指导高中生们的大学生打了饭菜。
    每个人都打了两毛钱的大排、双喜丸子或者是烧猪蹄,总之都是硬菜,再配一个青菜底,完全可以痛痛快快吃一顿了。
    他们还要给叶菁菁买,结果被谢绝了。
    “不必不必,我也没教学生什么,我带了饭菜票,自己来。”
    她跟谢广白一人要了红烧小排,一人要了干烧鲫鱼,再要一个青菜底,配着骨头汤,相当丰盛的一餐。
    谢广白看着那边的大学生们,一边吃饭还要一边忙着继续给中学生答疑解惑,不由得好奇:“你们就是打算长期干下去了?”
    “怎么可能!”叶菁菁摇头,小声道,“今天会来这么多人,我们都没想到。
    赶紧把他们送出去吧,这些大学生说了一上午,个个累得只差口吐白沫了。
    谢广白微微蹙眉:“可你们这样的话,下个礼拜天肯定会来更多的人请教,那你们是管还是不管呢?”
    今天这么多学生和家长回去一宣传,下个礼拜来的人说不定能乘以十倍。
    “当然不管。”叶菁菁半点不心虚,“大学生的时间不是时间啊。我们又不收一分钱,不至于为了一顿饭搭上一天的时间。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啊。”
    谢广白提醒她:“那你们下个礼拜天都别在学校待着,不然的话,肯定躲不过。”
    叶菁菁点头:“那当然。惹不起躲得起。”
    好人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唉,要是能收咨询费的话,这倒是可以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个不错的稳定进项。
    可惜这事儿谁都不敢做。
    吃家长请的一顿饭,已经是眼下的极致了。
    谢广白吃过饭要去一趟学报社,他新写的稿子得交了。
    叶菁菁好奇:“你写了什么,什么新的医学科普吗?”
    谢广白干脆拿出稿件给她看:“不是什么新的,是医案。”
    所谓医案,就是大夫给人治病时,辨证论治的全过程记录。
    医案也是医学资料的一部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
    叶菁菁一边翻看一边开玩笑:“那大夫都得天天拿稿费。你们每接待一个病人,都能写一份医案,然后拿去发表。”
    谢广白解释:“那要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比如说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里面选用的医案,指导意义都非常强。不然都是别人嚼烂的,收集的也没什么意思啊,报纸也不可能发表。”
    叶菁菁眨巴眼睛:“那就是谁先写,谁先拿稿费。”
    她话音落下,刚好旁边的大学生在叮嘱高中生:“记住了没有?哎哟,你把我们记的拿上吧。回头你记不得了再看看。”
    她循声看过去,目光落在大学生记录的纸上。
    恰巧,那纸跟谢广白写医案的纸一样。
    刹那间,叶菁菁只觉得自己脑海中一道电光闪过。
    “对啊,医案!”
    她双手一合,兴奋地看着谢广白,快速输出:“大学生给高中生做分析提建议,这一整个过程,其实就是针对学习的医案。每帮助一个学生,就是一份单独的医案,可以写一篇文章。”
    没错。
    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些。就好比医生掌握的知识,讲白了最多能出几本书。
    可是他们接待的每一个病人,都能出一份单独的医案啊。
    而且比医生幸运的是,给学生定制学习方案现在还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没人干,随便出手就是一份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方案。
    医案能拿出去发表挣钱,学习方案也一样啊!
    不可能人人生病,且医案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懂,才有参考价值。
    但所有学生都得学习,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他们和他们的家长亲友都能看懂学习方案。
    这事儿的受众群体几乎可以说是全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