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向西而去(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因为目的地是新疆,自然也少不了穿着民族服饰、带着无沿平顶礼拜帽的维族面孔:或浓眉、八字胡的青年男子,或棕色卷发、鼻子高挺的年轻妇女,或皱纹深陷、浓密络腮胡子的维族老人。
    与众多的汉族面孔相比,他们仿佛异类。不了解的人会生出好奇或芥蒂,了解的人却会笑面相迎。维族或汉族,或者其他什么民族,大家的出发地可能不一样,但像是无数颗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水滴,暂时汇聚到这个叫做“北京西站”的溪流里,然后逆流西上,前往自己的目的地,或归乡、或探亲访友或寻找生活的出路。
    在候车室稍作调整,偌大的候车厅便响起Z69开始检票的广播,对应检票口上方电子屏“正在候车”黄色字也跟着变为绿色的“正在检票”,人群随即开始蠕动。队伍行进的速度,取决于前方人行李的多寡、刷身份证的快慢以及故障率。
    我所在的队伍多少出了一点状况,好在整体行进速度不慢。跟着人流出了闸机口,又顺着扶梯下到月台上,便对照着电子指示屏,寻找对应的15号车厢。跟随门口聚集的10余名乘客,经列车员验过身份证后,我便拉着行李箱登上目标车厢。
    我的座位是59号,按照每节硬座车厢可容纳100余人计算,差不多是车厢中间的位置。至于是否靠窗,就要看运气了。长路漫漫,有个靠窗的位置很有必要。虽然因此牺牲了脚下舒展的空间和出入的便利性,但有小桌板可倚可靠,且能四望窗外的景色,以舒缓眼睛,消除疲惫,自然更使人欢喜——若恰好是四人座,更是上天一大恩赐了——不仅得了空间,更得了出入便利。
    循着墙上的数字,很轻松便找到了座位——很可惜,不是理想的四人座,而是六人座。不过是中间位,挨着小桌板,这多少使我稍感安慰。
    靠窗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带粉色无框眼镜的年轻女孩,看打扮和样貌,估计20岁上下。一头乌黑的长发,用黑色橡皮绳扎着马尾,头发侧面扎着一只粉色的漂亮蝴蝶结。许是早上刚洗过头,一股淡淡的洗发水的香味氤氲在头发周围。女孩穿着卡其色棉上衣,端坐在座位上,盯着小桌板上的平板电脑——里面正播放着某部古装偶像剧,女孩带着白色的无线耳机,边看边痴痴地笑。一口洁白而整齐的牙齿,给人一种清爽的健康感。
    随着车门关闭,列车缓缓启动。原想上个厕所,可面对拥挤的横七竖八或站、或依、或蹲或坐,或抱着行李,或背着挎包,乌泱泱的人流,我开始无限犹豫起来。短短几十米距离,竟像翻山越岭,每挪一步,都要惊动三五个人,他让出一寸空间,我前进半寸脚步。要避免磕碰或撞到其他人,十分考验闪转腾挪的本事,更需要极大的耐心。
    回座位颇费了一番劲儿,加上车厢里空气不流通,我穿着薄羽绒服感到一阵燥热。敞着怀不足以完全散热,我便把羽绒服脱下,垫在腿上。坐定之后,忽觉有些口渴,便拿起矿泉水,准备喝上一口。结果因为动作幅度太大,加上没掌握好呼吸,一仰头,嗓子便被呛到了。嘴巴下意识地吐到前方,引得对面的三人,下意识往自己身上瞅,并齐刷刷地拿眼神盯我。好在水吐得不多,大部分都流到了我的羽绒服上,很小的一部分溅在跟前的地板上,并不及对面三人的腿脚。
    我正对面的中年女子见状,赶忙从桌子上的一个食品袋里掏出一包抽纸,麻利地抽出几张递给我,让我擦水渍;对面靠窗的中年络腮男则拿起一个小金橘,一边剥皮,一边微笑着看戏;对面靠过道的那个染着一头棕色爆炸头的男孩,则在得知真相后,继续低头玩吃鸡手游。
    大家从五湖四海汇聚于这样一列火车,一列车厢,本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初看是缘分,但细看也不过是无数原子随机的碰撞与组合。都是匆匆过客,即便目的地相同,即便相邻而坐,即便一路上友好地聊天、打牌,甚至互相分享美食和见闻,但下车之后,依然各自归程,从此再无交集。现实不似电影,没有那么多因缘际会,因此大家都很坦然,不奢求一段美好的姻缘,也不留恋于须臾的缘分,只享受当下,只在意此刻的放松和欢愉。
    围绕着每张小桌板的,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小群体,或四人一组,或六人一队,尤其在漫长的路途中,聊着聊着,大家便会放下芥蒂,彼此熟络起来,进而互释好感,你吃我一个橘子,我分你一把瓜子。如此,漫长的旅途也便不显得过于无趣了。
    10年前,手机不那么智能的年代,我曾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桌人在打牌、唠嗑的时候,30多个小时的旅途不知不觉便过完了。我以为这次远行,还会重温曾经那些让人愉悦的片段,然而最终却发现,自己想多了。
    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你能想得到的娱乐方式,几乎都可以在手机里找到:游戏、短视频、社交、音乐等等。并且随着5G的普及,看高清视频,随时网上冲浪已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