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银元发行和金融行业整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由检私下里的表态,很快就在他的授意下传了出去。
    京城的官员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很是振奋――
    大明立国二百多年了,终于听到了皇帝要加薪的消息。
    这让官员得知后,如何能不兴奋!
    虽然说,很多官员私下里收到的常例,远远超过俸禄。
    甚至皇帝说的双俸、三俸,都比不上能够收到的常例钱。
    但是俸禄作为合法收入,意义到底不一样。
    尤其是皇帝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后,它的重要性就更高了。
    这次财产申报时,皇帝对收取常例钱大多是默认。只要数额不太大,就不会被定为贪酷。
    但它到底是非法收入,应景的时候就可能被揪出来,作为罢官理由。
    所以现在的官员,对合法收入很重视。
    尤其是对阉党的惩治,有罚没非法收入这一项。那可是除了俸禄和嫁妆等有明确合法来源的收入外,全都罚入赃罚库。
    这让官员有了危机感,对俸禄更是重视。
    可以说,朱由检是挑了个好时候,让他这次对俸禄的表态,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最明显的感受时,官员对这次己巳京察中被刷下去的官员,再也不感到同情。
    因为那些人就是按官场的标准,也能称得上贪酷官员。
    所谓皇帝待官员太苛刻、官不聊生的感慨,只是冒了个头,就迅速消失无踪。
    大部分官员认为,皇帝还是体谅他们的,知道他们的为难。
    朱由检是知道大明官员的难处,但是该限制的也要限制。
    常例钱他现在可以默认,但是不能让这个无限膨胀,要遏制官吏的贪欲。
    所以他在正式罢免京察中受处分的官员时,再次强调百两以上的礼金,需要缴纳赠与税。
    常例钱这种钱财,也被纳入进去。
    如果官员不想因为偷税漏税受处罚,就最好把这部份钱纳税,向廉政总署主动申报。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贪腐蔓延,不让形势恶化。
    这个表态,让朝野众人心惊,结合对俸禄的表态,认识到当今皇帝的手段――
    一次罢免将近二百人,可不是哪个皇帝都能下定决心的。
    再加上年前户部罢免的上百人,京官被汰换了三成多。
    可以说,这次己巳京察就是一次政潮。让朝堂上的官员和权力分配,发生很大改变。
    东林党在其中是收益最大的,因为他们大多还有些坚持。相比阉党来说,操守要好多了。
    不过他们的党同伐异、以及在党争上表现的威力,还是让朱由检深感忌讳,不打算多用东林党人。
    他更青睐的是中立派,以及崇祯元年取用的进士。
    所以他再次祭出了署理之法,临时任命资格不够的官员,署理高品级的职位。
    只要这半年能够干好,八月选官时就能授予年功、正式转为实任。
    天启二年、天启五年的进士,也因此被大量任用,弥补空缺职位。
    可以说,这些官员是赶上了好时候,只要稍微有能力的,就能快速升迁。
    ――
    处理好这些之后,时间很快进入了三月。
    此时皇长子出生已经满月,朱由检为他定下大名,取名为朱慈――
    这是按朱元璋定的起名之法起的,慈是字辈,是火行。
    这两个字合起来不是什么词语,未来也不需要多避讳。
    朱由检按照惯例,对内外大臣加恩加荫,内阁各位大学士,普遍被授予公孤加衔。
    尤其让人瞩目的,是刘宗周这个佥都御史,被授予从一品太子太保、而且还得到了詹事府詹事职位――
    这是皇帝把詹事府划入内廷后,任命的第一个詹事府官员。
    明显是属意刘宗周为皇子之师,以后教导皇子。
    这让群臣对刘宗周很是羡慕,再次认识到皇帝对刘宗周的信任。
    这可是把未来的太子,都交给了刘宗周。
    同时,一些人也想到了刘宗周正在负责的重制礼乐,认为皇帝是为了把重制的礼乐延续,所以做出了这个安排――
    以后刘宗周就是太子的老师,他制定的礼乐,太子将来自然要维护。
    对于朝野的猜测,朱由检的态度是无视。
    虽然他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朱慈现在才刚满月。
    对皇子的教育都是几年后的事情,更别说未来的安排了。
    他现在只是表明态度,表明对刘宗周的支持――
    即使自己死了,重制礼乐也会在自己后人的支持下继续。
    ――
    除了加衔加荫之外,朱由检还下发了一系列赏钱。
    这些赏钱,自然用的是户部银行新打制的银元,让官员带头使用。
    应该说,第一批打制的银元虽然在设计上或许还有缺陷,外形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