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炮轨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面城墙上。”
    “为了避免敌人集中火炮对一面城墙攻击,最好的办法还是多配火炮。”
    朱由检听他的意思,似乎有几面城墙,就要配备几倍于敌人的火炮。
    即使大明的物力远胜建虏,这样也不可能负担起。毕竟大明要修建的城堡不是一个,而是会有一大群。
    所以他想着后世转运重型物资的办法,再想着徐光启所说的铁轮,说道:
    “可以在城墙上铺两根铁轨,把火炮的铁轮放在铁轨上,顺着轨道滚动。”
    “这样一两门火炮,就能守住一面城墙。”
    “而且不用担心承载问题,也不用担心陷进去,拉动起来会很容易。”
    “如果城内也铺设铁轨的话,在不同城墙之间转运火炮的距离会更短。”
    “可以用更少的火炮,守住多面城墙。”
    绘了一个草图,朱由检把后世矿山上常用的轨道,向群臣介绍了一下。
    让户部、工部和太仆寺等衙门,一起配合研究。
    户部对这件事很积极,因为这能有效地降低火炮数量、减少需要的军费。
    即使因此要用钢铁做轨道,户部官员也认了――
    总比制造数倍的大炮,花费更多军费强。
    太仆寺官员同样很积极,因为皇帝提到了,这种轨道能方便城内转运。
    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城里面也能修轨道,运输大炮以外的东西?
    如果成功的话,太仆寺以后就不止能修公路,还能把权力延伸到更多方面。
    徐光启对于轨道同样大为赞叹,尤其是皇帝画的车斗,让他认识到轨道不仅能运输火炮,还能运输炮弹等物资。
    在城墙上铺设轨道,能够更好地把守城物资运过去。
    在城内铺设轨道,城内物资也能更方便地转运。
    甚至,他还想到了用在运兵上。用马拉车带着士兵在轨道上行走,能够更方便地调遣各个城墙的兵力。
    这让他越想越是兴奋,想到了很多轨道用法,极大地方便城内物资和人员的转运。
    朱由检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只是觉得在没有橡胶轮胎的情况下,可以用轨道运输替代――
    毕竟直到后世,铁路运输仍旧有很多优势,没有被公路运输替代。
    矿山轨道更是广泛存在,用于矿石运输。
    所以在听到徐光启抱怨红衣大炮太重后,他根据矿山轨道提出火炮轨道,方便红衣大炮这种重炮,在城墙上和城内转运。
    这种方法,和后世的铁道炮不谋而合。
    只是红衣大炮没有那么重,现在也没法在轨道上发射。
    但是将来未必不会出现重量更大、难以从轨道上卸下来的重炮,只能在轨道上发射。
    那时所谓的铁道炮,就会名副其实了。甚至可能在野外铺设,把重炮从城里运出去。
    可以说,朱由检提出的火炮轨道,启发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技术。
    铁道炮、有轨马车、矿山铁道等等,都随之发展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