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神仙体系和神话传说的大统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确定天地众神仍旧属于道教神系后,会谈的氛围好了许多。
    这些道士最核心的诉求,就是把这些神仙留在道教神系,免得信仰老天爷、土地爷的民众以后不再信道教。
    太常寺官员同样能够接受,因为只要道教承认皇天后土为至尊,这些道士在传播道教信仰时,就是在传播天地信仰。儒家不用出力,就能获得收益。
    可以说,这次厘定神仙体系的本质,就是儒道合流,确定主从地位――
    掌握朝堂的儒家,在皇帝的支持下,在信仰这个领域,同样取得了主导地位。
    确定皇天后土为至高神后,代表皇帝的高时明道:
    “皇天上帝为天界至尊,后土皇地为地界至尊。”
    “天子为天地之子,受命于皇天后土,为人界至尊。”
    这是确立天子在神仙体系中的位格,和皇天后土并称至尊。
    在皇天后土不能降临人界的情况下,天子就是人间至高神。
    张九功、王常月等道士,对此默然不语。
    太常寺少卿曹思诚眉头微皱之后,说道:
    “《诗》曰:天生蒸民。天下万民皆上天之子。”
    “《尚书》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故而天子为天之元子,代上天治理天下万民。”
    这个概念,是宗法制的重要源泉。
    不是说只有天子是上天之子,而是所有民众,都是上天之子。
    但是天子是天之元子、是最嫡长的儿子,所以能代上天治理天下。
    天子敬天法祖,其实也是孝道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天子僭天”这个概念,用天道约束天子。
    高时明虽然懂得诗书,却对这些更深入的东西并不明白,对此也没反驳。只当曹思诚承认了天子是人界至尊,目光看向了一众道士。
    群道在太监和官员的压迫下,只能勉强点头,承认天子是人界至尊。
    接下来的厘定神仙体系,同样也是天子代天封神。
    所以《封神演义》这部书,是一定要大改的。不管封神榜是不是姜子牙掌管,最后封神的时候,都要周天子出面。
    高时明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指出《封神演义》需要修改的地方,又问这些道士道:
    “《封神》一书,以鸿钧道人为至高,尚在三清之上。”
    “此道人从何而来?尔等可能解释?”
    张九功不知道皇帝和高时明为何如此重视这部小说,回道:
    “鸿钧道人为三清老师之说,为民间凡夫所传。”
    “民间一些地方,有鸿钧庙。”
    曹思诚则解释道:
    “鸿为大,钧为制陶之转轮。”
    “鸿钧之意,大概是代指天道。”
    高时明闻言立即道:
    “曹少卿解释甚好,鸿钧其实就是天道。”
    “鸿钧道人是天地的显化,故而能称为三清之师。”
    把皇帝嘱咐他的话,向众人道:
    “皇天是何?为天之号。”
    “后土是何?为地之号。”
    “天地本无形,故而朝廷祭祀时,只是书写牌位。”
    “但是民间凡夫俗子信仰天地时,又需要天地有形象,故而玉皇大帝、后土娘娘,为天地显化之身。”
    “鸿钧道人同样,为天地相合所化成的一气显化。”
    “故而其本质和皇天后土一样,为至高神。”
    一番话洋洋洒洒,解释了皇天后土的形象问题。
    还利用鸿钧这个形象,确认皇天后土高于三清。
    群道对此眉头大皱,不认同鸿钧这个形象,能够高于三清。
    但是他们刚刚承认皇天后土为至高神,此时高时明说鸿钧道人其实就是皇天后土的化身,所以高于三清。他们对此也不好反驳,只能交头接耳议论。
    太常寺的官员,对此则无所谓。他们连三清都认为是道家妄说,对三清多个老师当然没有意见。
    尤其是按高时明的说法,鸿钧道人是天地化身,他的位格高于三清,就相当于皇天后土压了三清一头,他们当然是喜闻乐见。
    曹思诚更是总结道:
    “如此说来,天地人三界至尊,有皇天、后土、天子。”
    “又有作为化身,能与之并称的玉皇大帝、后土娘娘、鸿钧道人等化身。”
    “至尊之下为天尊,有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高时明颔首微笑,说道:
    “和三清并称者还有四御,有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西极天皇大帝。”
    “此四极大帝和昊天金阙玉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一起,统御天地六合。”
    “能与之并称者,还有接引佛祖、准提佛母、陡斯天尊等神。”
    这一连串的话语,说得一众道士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