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卖各地盐业公司的股份,用拍卖所得收益,补上今年辽饷不足的部分。
否则户部就自己想办法,补上这一笔钱。
户部尚书毕自严无法,只能答应在北直隶试行。以后是否在全国实施,需要举行廷议。
这让朱由检点了点头,觉得试行之后再举行廷议的话,有产税通过的把握更大一些。
自己能利用这段时间,改变能参加廷议的大臣想法。
不过这件事情,他没有亲力亲为,而是交给了钱谦益,这个在明面上提出超级有产税的人。
钱谦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皇帝授以如此重任。
之前他在写出《恒产论》,按皇帝的要求提出对超级有产者征税后,事后就有些后悔。因为有很多人,指责他这种理论。
所以后面皇帝要求他写奏疏提议征税的时候,他装作没有听懂退缩。只是按皇帝的要求限制庙产,不让寺院道观成为超级有产者。
但是这件事情,同样阻力很大。很多宗教界人士,反对这项政策。
他们知道这项措施是当今皇帝提出的,却不敢诋毁皇帝。只能诋毁钱谦益,阻止他限制庙产。
不过钱谦益得到皇帝的明确指示,自然不敢不实行。对所有宗教的庙产,都进行严格限制。
也因为这件事情,钱谦益在宗教界的名声,遭到很大损害。甚至有一些和尚,称呼他为佛敌。
幸好皇帝在今年冬天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对这类乱七八糟的称呼,予以严格禁止。宗教界人士对钱谦益的诋毁,才没有继续上升。甚至有一些寺庙和道观,开始配合限制庙产――
否则他们就有可能被定为非法宗教,被朝廷严厉打击。
钱谦益的处境,因此好了一些,限制庙产的事情,也终于得到推进。
没想到这件事刚刚有了眉目,他就被皇帝要求,参与在北直隶试行有产税。
并且要确保以后廷议时,有产税能够通过。
这让他顿时感到坐蜡,同时也认识到,这是皇帝对自己的考验:
如果能做好这件事,他就有可能成为侍郎这一级的大臣,被列入大学士候选人。
以他的名声和东林党的权势,以后被廷推内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做不好的话,就可能被皇帝厌弃。不管有多少人推荐,他都不可能成为大学士候选人。
可以说,这就是他成为大学士之前,遇到的最大一个槛。
只有迈过这个槛,后面才一片坦途。
钱谦益思索良久,最终喟然叹道:
“我以为自己有选择,其实早就没选择了。”
“自从修改《恒产论》起,我就注定要按陛下的旨意,在天下推行有产税。”
“我这一辈子的功业,也要着落在这上面。”
这是他一直隐有所觉,却并不敢面对的。
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会和天下间有权有势的超级有产者,彻底站在对立面。
但是他当初为了讨好皇帝,选择按皇帝的要求修改《恒产论》,就注定了这个结局。
他若不实践《恒产论》的话,别说在学术上比肩刘宗周,被皇帝弃用、被天下人耻笑,就会是最后的结局。
所以他最终决定,按皇帝的要求,实践之前写出的《恒产论》。
不过,还没有等他想好如何实施,《明报》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钱谦益之前仿照古书制定的恒产者标准是错的:
古时一百亩的土地,只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十亩。
所谓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放到现在应该是二三十亩。
所以恒产者的最低标准,也应该定在拥有二十亩或三十亩土地,而非钱谦益之前所说的百亩。
这篇文章,让钱谦益勃然大怒。
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反对《恒产论》,而是想争夺有关恒产的解释权。
如果连恒产的解释权都被人抢走,他这个写出《恒产论》的人,如何维持在学术上的地位?
万一有人写出更完善的恒产理论,他这个先驱者的地位,还有谁会在意?
而且他还认识到,这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很有张溥的风格。各种数字计算,也符合张溥提出的科学理论。
这是张溥那个后起之秀,对他这个老前辈发起的一次进攻。他必须果断反击,维持自己的地位。
甚至,知道张溥背后站着的是谁的钱谦益,同样很明白这篇文章是皇帝对自己的警告,让自己明白皇帝不止能用他,还可能任用其他人。
所以,钱谦益把自己之前琢磨的《生产论》,整理完善起来。从中挑选一些观点,用于反驳张溥。
他没有反对张溥用数字计算出来的亩数,而是从更高的视角指出,是否是恒产者不应该只看土地多少,还要看能生产多少。
产量低的地方,恒产者亩数要求要高。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