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义务兵和田产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方便从河南向北进攻。
    但是成祖迁都之后,这个意义早就不重要了。彰德府早就应该划归北直隶,方便治理这块地域。
    再考虑到彰德府的磁州是著名的冶铁之地,后世的邯郸钢铁大名鼎鼎。
    彰德府城所在的安阳,更是出土甲骨文的殷墟所在。
    朱由检最终决定道:
    “彰德府划归北直隶,军务由保定巡抚和大名兵备道管辖。”
    “磁州知州转为同知,建立行署专门负责冶铁。”
    “最后一个试点,就定在彰德府。”
    “选择适合用煤炭冶铁的地方,建一个以钢铁产业为主的城区。”
    在北直隶的南部,设立一个试点。
    并且这个试点原本属于河南,能影响河南的府县。方便以后把北直隶的改制措施在河南推行时,被河南士民接受。
    至此,北直隶所辖府县,终于完全确定。
    南部有顺德府、彰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四府。
    中部有真定府、保定府、冀州府、河间府四府。
    北部有顺天府、永平府二府。
    一共有十个府、一百多个区县。
    朱由检要求所有的府和区都建立三署,筹备成立议会。
    有卫所存在的地方,更是要酌情建立守备区。
    保定巡抚卢象升,被他安排在北直隶中南部负责这些事务。
    保定巡抚因为驻扎在真定,称为保定巡抚有些名不符实,也被他加了个别名,称为河北巡抚。
    对卢象升担任巡抚的表现,朱由检是非常满意的。
    他不但练出一支乡勇,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支持征收有产税。
    历史上他的因粮政策,就是向大户人家征税。只是反对的人太多,后来被杨嗣昌的均输政策取代。
    这个人不但在军事上有能力,在治理地方上也有一套。朱由检决定给他加加担子,以成立议会为诱饵,促进有产税的征收。
    对于有产税的税率,之前没定下来。朱由检见到形势大好后,决定更激进点,多征收些赋税。
    免得明年卫所、义务兵减免辽饷后,朝廷军饷不足:
    “有产税是一个统称,不但有针对耕地的田产税,还有房产税、资产税、遗产税等税种,向拥有产业超过恒产者的有产者加征。”
    “田产税顾名思义,是向拥有过多田地的有产者征税。”
    “基本要求就是,超过一百亩土地的,相比普通田亩加征一成赋税。”
    “超过二百亩加征两成,三百亩加征三成。”
    “以此类推到一千亩,征收所有产出做赋税。”
    “除非获得爵位或世官,把土地转为爵田、世业田。”
    这个政策,实在是出乎群臣意料。
    因为皇帝制定的有产税率,实在是太狠了。
    而且这个赋税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征,估计在八九百亩土地时,就需要缴纳所有产出做赋税了。
    钱谦益此时就想着,自己之前留的一千亩土地是不是太多,还要再分出几百亩,才能保留下来。
    因为很多官员家中都有几百亩甚至数千亩土地,他们对皇帝的这个有产税政策,可谓普遍反对――
    限定在一千亩他们还能勉强接受,在一千亩以内层层加码,他们实在是受不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认为这个政策规定得太细致,户部没有能力完成。
    而且在人们普遍抵触的情况下,有可能偷税漏税频发,有产税沦为空文。
    朱由检认真思索,觉得毕自严说得有点道理。虽然他规定了依法纳税是每个国人的义务,偷税漏税会取消国人身份。
    但是如果人们普遍反对某个政策,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么偷税漏税有可能成为普遍现象。所谓的处罚措施,也是无从谈起――
    因为执行的官吏,可能就反对这个政策。他们根本不会认真执行,甚至对此默认。
    所以朱由检思索之后,让步道:
    “一百亩到三百七十五亩、也就是一方里的土地,加征一成有产税。”
    “一方里到二方里的土地、也就是三百七十五亩到七百五十亩,加征二成有产税。”
    “七百五十亩到一千亩,加征三成有产税。”
    “一千亩以上没有爵位者不许拥有。”
    “众卿以为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