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粉饰太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报》的参与,让音乐节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尤其是在太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很大哄动。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他们第一次参加票选。很多人呼朋唤友观看节目,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和艺人投票。
    张溥最初对此是欢欣鼓舞的,认为这样选出来的,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品和艺人。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不对劲,因为有一些报刊亭,卖出的报纸数量非常诡异――
    波动很大不说,也很没有规律。
    他在询问之后才知道,一些有钱的豪客,在那里大批量订报。
    那些人的目的,就是给某些入围的艺人投票。
    张溥在询问李玉后,也得知出现很多邮寄地点相似、只投某个人的选票。
    这让他的头上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
    “若是如此,投票还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有钱的富人,岂不能操纵投票?”
    李玉倒是看得很开,向他道:
    “大众投票只是参考,能定下的只有最受观众欢迎类奖项。”
    “真正评奖的时候,还有专业人士参与。”
    张溥摇了摇头,没有说他把这次票选当做了试验,作为将来选举议员的预演。
    结果表明,不加限制的投票缺点很大,很有可能被富人操纵。
    这让他有些明白了皇帝对国会的慎重,以及对议员比例的要求――
    不对那些超级有产者做限制,估计将来的议员,大部分都是那些人。
    士人所谓的名气和风骨,在金钱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这让他忧心忡忡,在报纸上提出了这个忧虑。
    一时间,对音乐节票选的乱象,得到很多学生与士子关注。
    更多票选的乱象,也在他们的揭露下出现在报纸上。
    有购买报纸投票的,有逼迫员工投票的,还有出台了优惠政策、拿着投某人的选票可以得到优惠的……
    各种五花八门的办法,让人们大开眼界。
    甚至经常刊登艳情文章的《艺林报》还揭露,某名伶为了争取选票,出入富豪之家。还和一些专业人士有染,影响评奖的公正性。
    这让京城的舆论大哗,很多人认为伤风败俗,要求取消此人的入围资格――
    如果这样的人得奖,难道真让她去皇宫献艺?
    这件事被一些科道官员参到了朝堂上,以至于刘宗周都不得不出面,以违反四维八德为由,取消了一些人的入围和评奖资格。
    音乐节也因此受到冲击,被一些官员建议取缔。
    朱由检自然没有理会这种言论,甚至一些票选乱象,就是他安排人搞出来的。为的就是拖延国会的筹办进度,让刘宗周等人制定更完善的选举办法。
    所以他明确表示了对音乐节的支持,甚至还拿出十个公士名额,在千秋节演出后赐予优秀者。
    这让京城的音乐人深受鼓舞,更积极地参与此次音乐节。
    很多人也在报纸上献计献策,提出各种让选举更公平的办法。
    不过这次音乐节的投票规则是没有办法改了,而且也没有改的必要。毕竟除了观众选择类奖项外,其它奖项票数只做参考。
    刘宗周在被参劾后,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节上,邀请钱谦益等名士,参与奖项评选。
    潞王也请了很多宗室和权贵,同样参加评奖。
    这让音乐节得以顺利举行,并且得到认可。
    在奖项评选出来后,三月二十五日,颁奖典礼召开。
    一众名伶、名士盛装打扮,参加此次典礼。
    京城的一些宗室和权贵,也在潞王邀请下参加盛会。
    因为之前的风波,这次音乐节评奖很严格。甚至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宁愿一些奖项空缺,也要选出能得到公认的作品和艺人。
    参加颁奖典礼的人员,对此很是认可。尤其是勋贵和名士颁发的奖杯和证书,更让参加的艺人欣喜。
    这种荣誉和地位的提高,相比奖金来说,更让他们欣喜。
    音乐节的奖杯是梨花形,寓意自然是梨园子弟。也因此被称为梨花奖,是大明音乐界的第一个奖项,也是最被认可的音乐类奖项之一。
    得奖之后,这些艺人还要被画像,他们的图像和事迹会留在梨园,供后后辈子弟瞻仰。
    《京城文艺报》、《艺林报》等报纸,也会专门报道,把他们的图像和事迹传出去。
    这让所有参加的音乐人,都感到了地位的提高。
    乐户从此不但不再是贱籍,还能和权贵、名士往来。
    不过要说收益最大的,还是皇家乐团团长、音乐节评委之一的李玉。
    他虽然因为身份没有获得奖项,但是他的戏剧《清忠谱》,却和《精忠记》、《鸣凤记》、《西厢记》、《女状元》等著名戏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