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辽人在同在北,只怕是互不相容,早晚必有一战,如此我军便可左手渔翁之利也,何愁不能回复我大宋旧日江山么?”
那官家点头道:“果然有几分道理。”一言毕,又转头望向那寇准道:“却不知寇卿有何主意,也不放说来听听,我等也好斟酌处事。”
寇准见官家问起,便思虑了一回,方才道:“方才高太尉所言甚是道理,然国之一都,却任何时日皆不能马虎。如此迁都能稳固朝廷根本,能安民心,定朝纲,方才是上策,方才高太尉也只眼应迁都,却无有说起该如何迁都,一个不好,便有可能陷陛下于险地、不义之境,若彼那时,又当如何应对?因此迁都一事,却是要从长计议才好。”
高太尉心中恼怒,口中却不言。那官家听闻,却叹息一声道:“朕亦知晓迁都之事,万万大意不得,只是如今辽人马军转眼就到,若是待辽人围城,我等即便要走,也走不得脱了,只怕朕之一脉,便要交待在朕手中,却叫朕如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皇帝?”
高太尉忙道:“陛下无忧,方才臣回应天的路上,亦细细思虑此事,却有一处,可当得都城,便是那江南杭州府。此处有长江之隔,又有两浙路便于缓冲,想来那杭州地处繁华,是极富裕之地,又是那宁海军发军之地,若是如此,便可命苏大将军领宁海军拱卫陛下径往杭州府去。”
那官家一听,心中一动,这却是个好所在。便拿眼看寇准。寇准沉默半晌,方才颔首应道:“高太尉之言甚是有理,只是迁都之事仓促不得。”
话未说完,却听得那高太尉急道:“如何急不得,若是那太平时节,自然是不急,亦不必迁都。迁都之举,实属无奈,情况紧急,也只得事急从权,还望陛下早日决断才是。”一面说,一面又泣道:“臣在军中闻陛下又痒,心急如焚,便快马加鞭赶回,亦不过是想为陛下尽得忠诚,以防宵小趁势作乱,如今见得陛下申请尚可,自然是心中欣慰,却不如将那宁海军调回,拱卫陛下出应天府,即日便前往杭州如何?”
官家正要说话,却听得寇准怒道:“竖子误国。若是调宁海军回,只怕那楚军旦夕必到,我等若要护得陛下周全,宁海军定然是调动不得。如今这城中尚有两万禁军精锐之士,陛下不妨将这些兵马交付与臣,臣定当保得陛下安然出城,前往杭州。”
高太尉嗤笑道:“国之执宰也要领兵么?却忘了太祖太宗的祖训,这领兵之事向来皆是由臣来打理,便不捞大人费心。”
寇准见高太尉如此,不由冷笑道:“太尉果然带的好兵,从那东京城下一路狂奔于此,向陛下推荐了个都监,却险些将那救驾从龙的宁海军尽数丢于楚军,损兵折将,端的是能保得陛下安危,却不知将来太尉又要将何人何军丢与那楚军辽人?”
高太尉大怒道:“你这厮却是欺人太甚,胜负乃是兵家常事,如何便以一败论英雄耳?”寇准亦冷笑道:“却不知太尉何时有胜迹可寻?好叫老夫得知?”
那高太尉大怒,正要反唇相讥,却听得那陛下沉声喝道:”住口!两位卿家乃是朕肱骨重臣,与这危急之时,更要同心协力,共同扶持,以拒楚王辽人,却如何在朕面前如此这般争权夺利?叫朕好生失望。”说罢,心情激荡之下,咳嗽连连。
高太尉并寇准忙俯身而拜,请罪道:“臣失态,请陛下责罚。”
官家叹道:“无须日次就是,如今乃是危急之时,卿家二人皆要以和为贵才好。”两人忙应下来,却不再说话。那官家喘息了一阵,方才好些。待两人看时,却是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官家感觉身子变化,便叹了一口气道:“朕方才精神振奋,想来是回光返照之故罢。朕若是就此崩了,却只得一幼子,章穆皇后所出赵佑,不过六岁顽童,定然当不得大事。还望两位卿家共同辅佐之,即便是朕到不了那杭州之地,万望两位卿家辅佐朕之幼子前往。”
此番却是交代后事一般,两人忘却不快,痛哭跪倒,有听闻那官家道:“如此两位当是辅机重臣,朝中但有大事,卿家二人可商议而决,皇后郭氏,素来贤德,若遇有大事不能决之,可听其建议而行。”一口气说到此处,又叫人拟了遗诏,用了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叹道:“朕——负了先祖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