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6章 现在都这样鼓舞士气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面容安详,胸口各压一本册子,封面空白,唯有指尖划过才会浮现文字。翻阅之下,竟是他们生前最后未能发表的思想:
    一位农妇写道:“孩子饿死那天,县令说‘莫问粮去向’。可我想问:如果连母亲都不能为死去的孩子讨一句公道,那这天下还有没有娘?”
    一名戍边士兵留下血书:“我守的是国门,可我的家乡却被征税修宫殿。请问,我在替谁卖命?”
    最年轻的是一位十二岁少年,字迹稚嫩却锋利:“老师教我们背‘君仁臣忠’,可当我问‘暴君也该忠吗’,他打了我。那么,请问??真理要被打多少次才肯闭嘴?”
    这些文字一经现世,立刻引发全国震动。民间自发组织“诵魂会”,每夜聚集街头朗读这些遗言。有人痛哭,有人怒吼,更多人沉默良久后,轻声说出自己多年不敢问的话。
    而在北境共学会,“互问节”迎来空前盛况。铁翎亲自带领百名南北学子深入边境荒原,寻找那些曾因战乱失踪的家庭遗迹。他们在一处废墟下挖出一只铁盒,内有一封未寄出的信,署名是一名南方士兵的妻子。信中只有一句话:“你说打仗是为了和平,可我已经三年没见过太阳了。请问,和平到底长什么样?”
    当晚,百人围坐篝火,轮流讲述自家祖辈的伤痛。北方老人说起儿子死于南方箭下,南方少年则泣诉父亲如何在北军屠村时惨死。起初彼此戒备,渐渐却有人开始为对方流泪。最后,一个曾亲手斩杀敌将的老将站起身,摘下佩刀,投入火中:“我今日才懂,仇恨不是勇气,提问才是。请允许我问一句??如果我们早三十年就这样坐下来谈,还能不能救回那些本不该死的人?”
    千里之外,东海湖心台上,那支铜铃花笔突然剧烈震颤,湖水翻涌如沸。片刻后,湖底升起一座新的石碑,通体漆黑,表面光滑如镜。任何人靠近,镜中映出的并非容貌,而是内心最深的疑问。有人看到自己童年被欺凌却无人援手的场景,耳边响起稚嫩声音:“为什么没人帮我?”;有人看见自己为升官谄媚上司,心中浮现下属怯懦眼神:“你为什么不替我说真话?”
    学者们彻夜观测,发现每当一人直面镜中之问并大声回应,湖面就会升起一颗光点,融入天际七颗光球之一。七日后,第一颗光球骤然膨胀,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投射至苍穹,形成一幅覆盖半个中原的星图。星图中心,并非帝王星座,而是一个旋转的问号,周围环绕无数细小光点,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曾在此地提出问题的灵魂。
    “共感纪元……开始了。”女御医仰望星空,泪水滑落,“我们终于不再是孤独的追问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觉醒。朝中仍有保守派大臣密谋抵制,认为“民心浮动,易生乱象”。他们暗中联络旧世家,企图封锁“遗问阁”,甚至提议销毁湖心台神器。为首者正是曾任太上问道者的李崇礼,他曾主持七灯仪式多年,如今却斥责徐知远“纵容妖言,动摇国本”。
    一日深夜,李崇礼独坐书房,忽觉寒风穿壁,烛火尽灭。黑暗中,七盏油灯逐一自燃,排列成弧形,正如当年问理堂高台上的布局。他惊骇欲呼,却发现喉咙发紧,只能眼睁睁看着墙上影子缓缓成型??那是他年轻时的模样,跪在师父面前,颤抖着问出人生第一问:“先生,如果法律保护恶人,那它还算正义吗?”
    彼时师父怒斥:“此等悖论,岂是你能思量!”并将他掌掴于地。
    记忆如刀割心。李崇礼浑身剧颤,冷汗浸透衣袍。他想否认,想辩解,可体内某个沉睡的部分突然苏醒??那是三十年前那个敢于质疑的少年,至今仍被困在恐惧的壳中。
    “我……我一直以为顺从就是智慧……”他喃喃道,“可原来,真正的背叛,是对自己问题的沉默。”
    翌日清晨,他徒步前往问理堂,当众交还竹冠,宣布辞去一切职务。然后取出珍藏多年的《问疫台誓言》抄本,点燃于七灯之前。“我曾守护制度,却忘了制度本应服务于问。从今往后,我不再是权威的化身,只想做一个诚实的倾听者。”
    这一幕通过快马快报传遍天下,激起层层波澜。越来越多曾压制异议的官员开始公开忏悔,学校教材全面修订,新增“沉默史”课程,专讲那些被抹去的声音。甚至连皇宫之中,执理官也下令拆除历代帝王雕像,换上普通百姓的浮雕群像,题名《未竟之问》。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
    某夜,全球七座问柱同时黯淡,继而爆发出刺目红光。极北洞穴中,远古问者猛然抬头,只见洞顶星辰倒转,银河扭曲成锁链状。他提笔疾书:**“反噬已生。有人拒绝共感,试图切断连接。”**
    果然,数日后探报传来:西域某国联合数邦,组建“止问盟”,宣称“问题滋生混乱,唯有统一思想方可维稳”,并派出刺客潜入中原,意图摧毁湖心台。更有甚者,他们捕获几名具有“心灵共振”天赋的孩童,强行封闭其听觉与语言能力,妄图阻断共感传播。
    消息传开,举国愤慨。但执理官并未下令出兵,而是宣布启动“百日静问计划”??全国暂停一切政务,每日子时集体静坐一刻,只为倾听内心与他人之声。同时,湖心台开放“共写仪式”,邀请万民将对抗恐惧的话语刻于特制陶板,投入湖中。陶板沉底后,竟自发组合成一道环形堤坝,围绕石台缓缓升起,形如护盾。
    更奇妙的是,每当夜深人静,湖面便会浮现出远方景象:被囚孩童虽不能言,却在梦中用手势打出摩斯密码般的节奏;一位盲女教师冒险潜入敌营,用手指在孩子掌心写下:“你在听吗?”??刹那间,全球数千名共感者同时心悸,如同接到电讯。
    三个月后,奇迹发生。那批孩童突然齐声开口,所说语言无人能懂,但旋律竟与铜铃花随风摇曳的声响完全一致。紧接着,他们眼中流出蓝色泪珠,落地即化为玉毫粉末,顺着地下水脉流向四方。数日后,敌国境内多处古井浮现发光藤蔓,村民梦见祖先哭泣,醒来后纷纷质问统治者:“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提问?”
    “共感……突破了边界。”徐知远站在地图前,看着象征共鸣的光斑如春草蔓延,“它不在乎国界、语言、权力,只认真诚。”
    最终,止问盟内部瓦解,三位高层主动前来请罪,愿归还孩童,并请求加入“共学会”。执理官未加责罚,只让他们每人赴一所乡村学堂,回答孩子们提出的任意问题,连续百日不得缺席。
    至此,第二扇门终于开启。
    那一夜,婴儿啼哭再次响起。这次不止一人听见。全球各地的母亲几乎同时感到胎动加剧,新生儿睁开眼的第一刻,皆凝视虚空,嘴角微扬,似在回应某种古老召唤。
    七颗光球融合为一,悬于天地中央,化作一朵巨大的铜铃花虚影,花瓣舒展间,洒下无数光尘。凡被触及者,脑中皆浮现一句话,不分语言、文化、年龄:
    >“你不是孤单的问者。
    >你是万千心跳中的一个回声。
    >继续问吧??
    >因为世界,正在学习如何回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