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了才能开朝,又看向一旁的李泰,李承乾问道:「他们都在议论什麽?」
    李泰讶异道:「皇兄不知道吗?」
    李承乾愕然,又问道:「孤应该知道什麽?」
    「因皇兄的一封书信,吐蕃大相禄东赞退兵了,西域于阗的使者就跪在朱雀门前,感谢皇兄出手相助。」
    李承乾蹙眉道:「孤还真不知道。」
    李泰的胖脸挂着一些气馁之色,低声道:「他们都在说皇兄一封书信就能让吐蕃人退兵,东宫太子的情面当真可抵千军万马。」
    李承乾又看一旁,道:「你知道这事吗?」
    李恪重重点头道:「现在知道了。」
    双手揣在袖子里,李承乾面带凝重之色,太极殿内的文武大臣还在议论。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大殿之内终于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走到皇位前坐下,看着满朝文武躬身行礼。
    李绩站出朝班,开始禀报着这一次潼关修缮的事宜,汇报着黄河的状况。
    因为黄河的水位下降,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没有这麽重要了,而关中最重要的关隘后移,现在的潼关反倒会在之后几百年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承乾站在一旁,听着朝中各部轮流向皇帝禀报事宜。
    呈报时间最长的便是今年夏收的情况,关中又是丰收的一年。
    魏徵站出朝班,汇报着这一次吐蕃人从于阗退兵的事。
    一次又一次,吐蕃都想要向大唐展示一番它的肌肉,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大唐皇帝那敏感的高压线。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站在下方的太子,他就站在兄弟三人最前方,此刻揣手而立,闭着眼一动不动犹如木雕,也不知道这个儿子在想什麽。
    都说天可汗号令四方,现在儿子一封书信就能让吐蕃人退兵,救了危难关头的于阗。
    虽说于阗很弱小,在西域也不如当年这麽风光了。
    要论在西域夹缝中生存的于阗,如果有一朝一日它真的灭亡了,好像也不是什麽大事,像是情理之中的。
    西域诸多小国之间相互吞并也是常事。
    就连西突厥一个月换一个可汗那也不是什麽大事,已是家常了。
    可吐蕃虽说贫瘠,但土地一点都不小,而且并不清楚吐蕃藏匿的兵力究竟有多少,牛进达还在派人查探。
    太子一句话就能让吐蕃收兵,是因他与禄东赞之间的情面?
    此刻,作为太子的父皇,李世民心里很纠结,甚至有点羡慕这个儿子的能力与人脉。
    好在承乾也不是真的能够号令吐蕃。
    马周站出朝班道:「陛下,臣今日收到河西走廊的文书,有要事禀报。」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